天安字典

《孔明》

时间: 2025-07-12 19:10:30

诗句

称吴称魏已纷纷,渭水西边独汉臣。

平日将军不三顾,寻常田里带经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9:10:30

原文展示: 孔明 称吴称魏已纷纷,渭水西边独汉臣。 平日将军不三顾,寻常田里带经人。

白话文翻译: 三国鼎立的纷争已经纷纷扰扰,唯有渭水西边的孔明忠于汉室。 平日里将军不需要三次拜访,他就像在寻常田间带着经书耕读的人。

注释:

  • 称吴称魏:指三国时期的吴国和魏国。
  • 渭水西边:指诸葛亮所在的蜀汉,因其地理位置在渭水以西。
  • 独汉臣:指诸葛亮忠于汉室,不随波逐流。
  • 不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
  • 带经人:指带着经书的人,比喻诸葛亮虽在田间,但心怀大志,不忘读书治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与王安石、苏轼等人并称“宋代八大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邃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曾巩对诸葛亮的赞颂,表达了对诸葛亮忠诚于汉室、淡泊名利的敬仰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诸葛亮忠于汉室、淡泊名利的形象描绘,展现了其高尚的品格和坚定的信念。诗中“称吴称魏已纷纷”一句,既描绘了三国时期的纷乱局面,又突出了诸葛亮坚守汉室的独特地位。“平日将军不三顾,寻常田里带经人”则进一步以刘备三顾茅庐的典故,强调了诸葛亮虽身处田间,但心怀大志,不忘读书治国的精神。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对诸葛亮人格魅力的深刻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称吴称魏已纷纷”,通过“称吴称魏”点明了三国时期的纷争局面,“已纷纷”则表达了这种局面的混乱和复杂。
  • 第二句“渭水西边独汉臣”,以“渭水西边”指代蜀汉,“独汉臣”强调了诸葛亮忠于汉室的立场。
  • 第三句“平日将军不三顾”,借用刘备三顾茅庐的典故,暗示诸葛亮虽有才,但并不张扬。
  • 第四句“寻常田里带经人”,以“带经人”比喻诸葛亮虽在田间,但心怀大志,不忘读书治国。

修辞手法:

  • 借代:用“渭水西边”代指蜀汉,用“带经人”代指诸葛亮。
  • 典故:借用刘备三顾茅庐的典故,强调诸葛亮的谦逊和才干。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颂诸葛亮的忠诚和淡泊名利,通过对其坚守汉室、不随波逐流的形象描绘,表达了对这种高尚品格的敬仰。

意象分析:

  • 渭水西边:象征蜀汉,也象征诸葛亮的忠诚。
  • 带经人:象征诸葛亮虽在田间,但心怀大志,不忘读书治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称吴称魏已纷纷”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 A. 春秋战国 B. 三国时期 C. 五代十国 答案:B

  2. “渭水西边独汉臣”中的“独汉臣”指的是谁? A. 刘备 B. 曹操 C. 诸葛亮 答案:C

  3. “平日将军不三顾”借用了哪个历史典故? A. 刘备三顾茅庐 B. 曹操煮酒论英雄 C. 孙权借荆州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蜀相》:同样是赞颂诸葛亮的忠诚和才干。
  • 陆游《书愤》: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忠诚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杜甫《蜀相》与曾巩《孔明》:两者都赞颂诸葛亮的忠诚和才干,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诸葛亮功业未成的惋惜。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三国志》: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诸葛亮的生平。
  • 《宋诗选》:阅读更多曾巩的诗作,了解其文学风格。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老农十首 老农十首 老农十首 蜡梅 洁泉 江梅 寄题兰陵郡斋梅露堂 寄题陈晞颜敦复斋 湖山堂 和俞几先喜雨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万万 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尣字旁的字 东风浩荡 中甲 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黽字旁的字 君子之过 皮字旁的字 痴心妄想 旋复回皇 而字旁的字 冠绝时辈 动开头的成语 俊客 青字旁的字 茸母 朝章国典 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