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03:50: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3:50:57
日暮乘羸马,因过太史家。
竹窗谈脱麈,槐树暝栖鸦。
邦瘁稽前咏,人亡起彼嗟。
夜分归不寐,犹照角巾斜。
傍晚时分,我骑着瘦弱的马,路过太史家。
透过竹窗,我与友人谈论脱离烦恼的事情,槐树下,黄昏时分栖息的乌鸦。
国家衰败,我回想起以前的诗歌,感慨万千。
夜深人静,我归去却无法入眠,月光依然照在我歪斜的头巾上。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秋水,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
此诗写于梅尧臣晚年,正值社会动荡、国家衰弱之时。他通过骑马经过太史家,表达了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和忧虑。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叙述,描绘了一幅典雅而略显忧伤的画面。开头“日暮乘羸马,因过太史家”,既点明了时间和地点,更通过“羸马”映射出诗人心境的孤寂与无奈。接下来的“竹窗谈脱麈”,展现了一种与友人闲聊的轻松氛围,然而后面“邦瘁稽前咏”又突显出深重的历史感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最后一句“夜分归不寐,犹照角巾斜”,则以月光照耀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面对现实的焦虑与不安。这首诗在形式上整齐,情感上婉转,展现了梅尧臣深厚的文学修养与对社会的敏锐洞察。
全诗表达了诗人在国家衰败、个人无奈中的思考与感慨,流露出对历史的无奈与对未来的迷茫,同时渗透着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中“羸马”指的是什么?
A. 强壮的马
B. 瘦弱的马
C. 骏马
D. 骡子
“邦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A. 国家繁荣
B. 国家衰败
C. 国家和平
D. 国家富强
最后一句中,“角巾”指的是什么?
A. 头巾
B. 帽子
C. 袖子
D. 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