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2: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2:25
送王著作赴西京寿安
梅尧臣 〔宋代〕
去作西畿令,当趋大尹庭。
闲寻前代迹,净扫古槐厅。
未惯餐周粟,还应忆楚萍。
但逢花木处,知我昔常经。
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王著作即将赴西京担任官职的祝福与惋惜。诗人希望王著作能够在新的职位上大展宏图,积极向上。同时,诗中回忆起过去的往事,表达了对故乡和往日生活的怀念。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铣溪,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散文家。梅尧臣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写田园风光,表达个人情感,注重真实自然的表现。
这首诗写于梅尧臣送别朋友王著作赴西京的场合,体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同时也映射出当时文人仕途的艰辛和对故土的眷恋。
《送王著作赴西京寿安》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展现了诗人与王著作之间深厚的友情。开篇的“去作西畿令”,直接点明了王著作即将离开,去往西京任职,显得简洁而有力。接下来的“当趋大尹庭”,则表达了诗人对王著作前程的美好祝愿。
在诗中,诗人通过“闲寻前代迹,净扫古槐厅”展现了对历史的思考与追溯,表现出对古老文化的敬仰与向往。“未惯餐周粟,还应忆楚萍”则表达了诗人对王著作未来生活的担忧,提醒他虽然要接受新的生活,但不应忘记过去的艰辛与故乡的情感。
最后,诗人以“但逢花木处,知我昔常经”收尾,将思绪引向自然的美好,表达了对往昔生活的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朋友的祝福,也有对过往的追忆,体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深刻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情景,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友情的真挚和对故乡的眷恋。
王著作将去哪个地方任职?
诗中提到的“周粟”象征什么?
梅尧臣的《送王著作赴西京寿安》与杜甫的《送友人》都有送别的主题,但梅尧臣更注重对故乡的怀念,而杜甫则更强调朋友之间的情谊与人生的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