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初夏即事十二解》

时间: 2025-04-26 00:01:04

诗句

瑞香端合谱离骚,有子傅芳韵亦高。

失却薰笼红锦被,化为矮树紫樱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01:04

诗词名称: 初夏即事十二解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瑞香端合谱离骚,有子傅芳韵亦高。
失却薰笼红锦被,化为矮树紫樱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的情景:瑞香花的香气正好,像是在吟唱《离骚》的曲调;而有的子弟也在传承着高雅的芳韵。失去了那覆盖在上面的红锦被,变成了矮小的紫樱桃树。

注释:

  • 瑞香: 一种花,通常指瑞香花,花香浓郁。
  • 离骚: 《离骚》是屈原的长诗,表达了诗人的愁苦和理想。
  • 傅芳韵: 指用芳香的气味来修饰,形容优雅的品味。
  • 薰笼: 这里指香气的环境或氛围。
  • 紫樱桃: 一种树,象征着夏天的来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以其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细腻的情感见长。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生动。

创作背景:

《初夏即事十二解》是杨万里在初夏时节所作,反映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感悟以及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在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的安宁与美好。

诗歌鉴赏:

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多种意象,将初夏的景色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展现了自然的美与人文的交融。诗中“瑞香”和“紫樱桃”两种植物的描写,既是对自然的赞美,也隐喻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瑞香象征着高洁的品味,而失去的红锦被则暗示着曾经的繁华与如今的简朴,形成了一种对比,突显了诗人对现实的感慨。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层次感,既有物象的描绘,也有情感的流露,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诗人在细腻的观察中,感受到初夏的生机与活力,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瑞香端合谱离骚: 瑞香花的香气恰如《离骚》的旋律,暗示着高雅与文化的传承。
  • 有子傅芳韵亦高: 这里提到的“子”,可以理解为子弟或后辈,他们也在继承着这种高雅的气息。
  • 失却薰笼红锦被: 失去了华丽的表象,暗指生活的简朴或变化。
  • 化为矮树紫樱桃: 变成了小巧的紫樱桃树,象征着生活的朴素与自然的平凡。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瑞香与《离骚》相比,突显其文化内涵。
  • 对仗: 诗句的结构对称,使得整体韵律感强。
  • 意象: 瑞香、紫樱桃等自然意象丰富了诗的层次。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初夏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反思。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瑞香: 象征着清新、高雅的气息。
  • 紫樱桃: 象征着夏天的活力与生命的生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瑞香”象征什么? a) 生活的繁华
    b) 高洁的品味
    c) 生活的艰辛

  2. “有子傅芳韵”中的“子”指什么? a) 诗人
    b) 子弟或后辈
    c) 自然界的植物

  3. 诗中“失却薰笼红锦被”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与怀念
    b) 欢乐与庆祝
    c) 无所谓的态度

答案:
  1. b) 高洁的品味
  2. b) 子弟或后辈
  3. a) 失落与怀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对比杨万里的《初夏即事》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的美,但不同的是,杜甫的作品中更多地反映了历史的沉重与忧国的情怀,而杨万里的诗则更注重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十九首》
  • 相关的文学评论文章与研究著作。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菩萨蛮 其一 非物之为美 菩萨蛮 小女 菩萨蛮 菩萨蛮 其二 菩萨蛮 菩萨蛮 菩萨蛮 其十五 题画 菩萨蛮 菩萨蛮二首 歌人 其二 菩萨蛮 美人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嗣音 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不洽 水字旁的字 名臣 恶德 来回来去 怀开头的成语 不识大体 铜筋铁骨 肝肠寸断 廾字旁的字 缶字旁的字 翕如 担雪塞井 爪字旁的字 酉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