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照上人迎翠轩》

时间: 2025-04-26 03:54:13

诗句

寺外秋山触眼明,寺根秋水洗心清。

晴岚暖翠来未了,不用高人倒屣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4:13

题照上人迎翠轩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原文展示:

寺外秋山触眼明,
寺根秋水洗心清。
晴岚暖翠来未了,
不用高人倒屣迎。


白话文翻译:

寺外的秋山映入眼帘,格外明亮;
寺旁的秋水洗净了我的心灵,清澈如洗。
晴天的轻雾与暖风轻轻拂来,
我不需要高人来为我迎接。


注释:

  • 触眼: 看到,映入眼帘。
  • 洗心: 洗净心灵,意指心境清澈。
  • 晴岚: 晴朗的雾气,指秋天清新的空气。
  • 倒屣: 倒着穿鞋,古代礼节,指热情迎接。

典故解析:

“高人”通常指德才兼备的人,古代诗词中常用以形容智者。倒屣迎接则是古代礼仪的一部分,表示对客人的尊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阮籍,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作品清新自然,风格独具。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秋季,正值杨万里在寺庙中隐居之时,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心灵宁静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开篇描绘了寺外的秋山和秋水,营造出一种清新明亮的自然氛围。诗人用“触眼明”和“洗心清”两个短语,生动地传达出自然景色的美好以及其带来的心灵洗礼。接下来,晴天的“晴岚暖翠”让人感受到温暖的气息,诗人似乎沉浸在这恬静的环境中,心情愉悦,仿佛不需要外界的迎接和礼节。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与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寺外秋山触眼明: 描绘了秋天的山景,颜色明亮。
  2. 寺根秋水洗心清: 寺旁的秋水清澈,给人心灵上的净化。
  3. 晴岚暖翠来未了: 描述了晴天的雾气和温暖的气息,渗透着自然的气息。
  4. 不用高人倒屣迎: 表达了诗人对外界迎接的无所谓,强调内心的自在。

修辞手法:

  • 对仗: “秋山”和“秋水”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 “洗心”将水的清澈与心灵的净化相联系,形成生动的意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反映了宋代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山: 象征着清新、明亮,反映自然的变化与美好。
  • 秋水: 象征着宁静、清澈,代表心灵的洗涤。
  • 晴岚: 表示温暖与清新,传达一种舒适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倒屣迎”是什么意思?

    • A. 穿鞋迎接
    • B. 倒着穿鞋迎接
    • C. 不需要迎接
  2. 诗人描绘的自然景色主要是哪个季节的?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3. 诗中“秋水”所传达的意境是什么?

    • A. 喧嚣
    • B. 清澈
    • C. 暴躁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赤壁赋》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 杨万里 vs. 陶渊明: 两位诗人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但杨万里的语言更为清新明亮,而陶渊明则更显沉稳与淡泊。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以上内容为《题照上人迎翠轩》的详细解析,希望对您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龟山塔前一首唐律后一首进退格 其二 江下送客 雨後田间杂纪五首 六月喜雨三首 次奉少游梅韵 瓦店雨作四首 郡中上元灯减旧例三之二而又迎送使客七首 雨后晚步郡圃二首 其一 雨作,抵暮复晴五首 寄题太和丞公沈君公馆亭台四咏·真清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立字旁的字 夹击 坚甲厉兵 龛暴 包含涩的词语有哪些 祁溪之举 沥胆披肝 恩重如山 圣珓 见字旁的字 固色 强颜 牙字旁的字 鼠字旁的字 包含笥的词语有哪些 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虫字旁的字 壹倡三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