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赠强山人》

时间: 2025-04-26 14:26:41

诗句

或掉轻舟或杖藜,寻常适意钓前溪。

草堂竹径在何处,落日孤烟寒渚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26:41

原文展示:

赠强山人
作者: 郎士元 〔唐代〕

或掉轻舟或杖藜,
寻常适意钓前溪。
草堂竹径在何处,
落日孤烟寒渚西。

白话文翻译:

有时我在水边轻松划舟,有时我手杖陶然漫步,
在这常常惬意的生活中,悠闲地钓鱼在溪水边。
那草堂和竹径究竟在何方?
夕阳西下,孤烟袅袅升起,在寒冷的水边。

注释:

字词注释:

  • :轻松地划动。
  • :指一种植物,这里是用作手杖。
  • 适意:指舒适、惬意。
  • 钓前溪:在溪水边钓鱼。
  • 草堂:用草搭建的房屋,象征隐居生活。
  • 竹径:竹子铺成的小路。
  • 孤烟:孤独的烟雾,象征宁静和孤独。

典故解析: 此诗虽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其隐居生活和自然情景的描绘,反映了陶渊明等先贤的思想,体现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郎士元,唐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多描绘山水田园,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彰显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郎士元隐居于山林之际,渴望远离喧嚣,追求简朴的生活。反映了唐代文人追求自然、隐逸的情怀。

诗歌鉴赏:

《赠强山人》是一首描绘自然与隐逸生活的诗作。诗中通过轻舟划水和杖藜漫步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开篇的“或掉轻舟或杖藜”既展示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态度,也体现了他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接下来的“寻常适意钓前溪”更是将这一态度具体化,钓鱼成为一种象征,代表着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草堂竹径在何处”一问,显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思考与追求,同时也暗含了一种对理想生活的迷惘。最后一句“落日孤烟寒渚西”,则通过景象的描绘,表现出一种孤独和淡淡的忧伤,仿佛在感慨人生的无常与短暂。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恬静的田园画面,传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简单生活的珍视,充满了哲理和诗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或掉轻舟或杖藜:描绘了两种闲适的生活状态,表现出诗人随性而活的态度。
  2. 寻常适意钓前溪:表达了诗人对平凡生活的满足与享受。
  3. 草堂竹径在何处: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思考,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渴求。
  4. 落日孤烟寒渚西:通过自然景象,传达诗人的孤独感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修辞手法:

  • 对仗:首句的“掉轻舟”与“杖藜”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草堂、竹径、落日、孤烟等意象,构成了丰富的自然画面,象征着诗人的生活理想与孤独。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隐逸生活的追求,表现出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轻舟:象征轻松自在的生活态度。
  • 杖藜:隐喻对自然的依赖与亲近。
  • 草堂:象征理想的隐居生活。
  • 竹径:代表自然与宁静的路径。
  • 落日孤烟:象征人生的孤独与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掉轻舟”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愁
    B. 悠闲
    C. 热闹

  2. “草堂竹径在何处”一句中的“草堂”指的是什么?
    A. 房子
    B. 河流
    C. 山林

  3.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生活的无奈
    B. 对自然的向往与隐逸生活的追求
    C. 对城市的热爱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陶渊明《归园田居》
  2.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陶渊明《归园田居》:同样描绘隐逸生活,强调与自然的和谐。
  • 王维《山居秋暝》:展现细腻的自然景象,意境相近,情感却更为沉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陶渊明诗词集》

相关查询

公园 感旧送虞曹杨员外 送惟正归钱塘 明月湖 送吕太初法曹之许田 春帖子词皇帝阁十二首 其六 奉和御制后苑赏花诗 春雪 中山公损疾二首 送戚秘丞典上饶钱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硬的词语有哪些 页字旁的字 形夸骨佳 淡然置之 西方净国 僣搭 逵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拙口笨腮 包含承的成语 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小字头的字 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车字旁的字 湮灭无闻 河清人寿 着火点 吸露 閠字旁的字 庐舍 鱼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