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15: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15:34
剔起灯来是火,
历劫无明照破。
归堂撞见圣僧,
几乎当面蹉过。
点燃灯火,火焰在闪烁,经过无数劫难,终于照破了无明(无知)。回到寺堂时,恰好遇见了圣僧,几乎在脸上擦肩而过。
释祖元,是宋代的一位高僧,生平事迹不详,但从其诗作可见其深厚的佛教修养和对人生哲理的思索。他的诗作多涉及佛教思想,强调内心的觉悟与智慧。
这一诗作可能是在一天的修行结束后,诗人回到寺庙的途中所作。通过对灯火的描写,表现出内心的觉悟与领悟,反映了他在经历了世间的纷扰后,依然保持着一颗宁静的心灵。
《偈三首》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佛教修行者对内心觉悟的深刻理解。首句“剔起灯来是火”直接描绘了点燃灯火的画面,象征着内心的觉醒和智慧的光明。接下来的“历劫无明照破”则进一步强调了修行者在经历世间劫难后,所获得的智慧和觉悟。这里的“无明”不仅仅指无知,更是指一种迷惑与困惑的状态,只有经历了种种磨难,才能够破除这种状态,洞察真理。
第三句“归堂撞见圣僧”则展现了诗人归来的情景,正当他在思索时,遇到了高僧,这一瞬间的相遇充满了哲理的意味。最后一句“几乎当面蹉过”则透露出一种对佛法的追求和无奈,仿佛在说,明明有智慧在身边,却又似乎错过了什么。
整首诗以灯火为引子,串联起觉悟、无明与高僧的意象,构成了一幅修行者在世间历练与内心探索的图景,深刻而富有哲理。
整首诗表达了在修行过程中所经历的内心挣扎与觉醒,揭示了佛教思想中对无明的反思与对智慧的追求。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传达出一种超越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情感基调。
“剔起灯来是火”中“灯”象征什么?
A. 迷惑
B. 智慧
C. 生命
D. 黑暗
“几乎当面蹉过”中的“蹉过”是什么意思?
A. 相遇
B. 失去
C. 错过
D. 祝福
该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
A. 对爱情的追求
B. 对佛法的反思与追求
C. 对人生的无奈
D. 对自然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