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澄台远眺》

时间: 2025-04-26 13:01:48

诗句

高台百尺雄台阳,倔起层霄空四徬。

乘兴登临一以眺,澄怀远瞩天开张。

环山作屏镜沧海,层城峻壑如金汤。

俯瞰平泉斐亭外,渭川千亩森筼筜。

循磴缘梯腰脚健,拨云披雾精神强。

襟带鲲身萦鹿耳,虎门鹭屿南北当岩疆。

更上一层凌绝顶,齐州数点烟微茫。

荡胸不知东海阔,极目始信秋天长。

鸿濛辟后水东注,涓滴会归百谷王。

蓬莱清浅信有以,激浪冲沙成堤防。

赤崁城西海变路,安平不用一苇杭。

风帆沙鸟时出没,西屿霞彩照屋梁。

远树如针林如荠,渔舟唱晚归渔庄。

会须一览众山小,魁斗卓立孙儿行。

四顾踌躇足清旷,凭栏吊古悲沧桑。

鸡笼以南打鼓北,延袤千里引领望。

自入版图百年久,沐浴日月生辉光。

钓龙台古今何在,越王故址成荒凉。

美人去后麋鹿走,姑苏往迹怀吴阊。

燕昭好士差足慕,自昔黄金招贤良。

珥笔须与雅颂亚,灵台欢乐重赓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01:48

原文展示

高台百尺雄台阳,倔起层霄空四徬。
乘兴登临一以眺,澄怀远瞩天开张。
环山作屏镜沧海,层城峻壑如金汤。
俯瞰平泉斐亭外,渭川千亩森筼筜。
循磴缘梯腰脚健,拨云披雾精神强。
襟带鲲身萦鹿耳,虎门鹭屿南北当岩疆。
更上一层凌绝顶,齐州数点烟微茫。
荡胸不知东海阔,极目始信秋天长。
鸿濛辟后水东注,涓滴会归百谷王。
蓬莱清浅信有以,激浪冲沙成堤防。
赤崁城西海变路,安平不用一苇杭。
风帆沙鸟时出没,西屿霞彩照屋梁。
远树如针林如荠,渔舟唱晚归渔庄。
会须一览众山小,魁斗卓立孙儿行。
四顾踌躇足清旷,凭栏吊古悲沧桑。
鸡笼以南打鼓北,延袤千里引领望。
自入版图百年久,沐浴日月生辉光。
钓龙台古今何在,越王故址成荒凉。
美人去后麋鹿走,姑苏往迹怀吴阊。
燕昭好士差足慕,自昔黄金招贤良。
珥笔须与雅颂亚,灵台欢乐重赓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高台上远眺的壮丽景色和内心感受。高台巍峨,直插云霄,诗人兴致勃勃地登上去,心怀澄明,远望天空。周围的山峰犹如屏风,海面如镜,城市和山谷交错如金汤。俯视平泉和斐亭,渭川的千亩竹林郁郁葱葱。沿着台阶健步而上,拨开云雾,精神焕发。胸怀如鲲鹏般广阔,耳边环绕着鹿鸣声,南北的虎门和鹭屿犹如战场上的边界。再往上爬一步,达到巅峰,齐州的烟雾若隐若现。放眼望去,东海的辽阔让人无所畏惧,秋天的延续在眼前显现。浩瀚的水流自鸿濛而来,涓滴归于百川。蓬莱仙境虽在远方,激荡的浪潮在沙滩上形成堤坝。赤崁城的海岸变成了道路,安平无须一根苇草来渡过。风帆和鸟儿时隐时现,西屿的霞光照耀着屋梁。远处的树木如同针状,林木如荠,渔舟唱晚归于渔庄。总要一览众山,才能知道它们的渺小,唯有魁斗在高空中傲然屹立。四周环顾,心中感慨,凭栏思古,悲叹沧桑。鸡笼以南、打鼓以北,延绵千里令人向往。自古以来的版图已久,沐浴在日月的辉光下。钓龙台的古今何在,越王的故址已成荒凉。美人离去后,麋鹿四处奔走,姑苏的往事令人怀念。燕昭的良士如今难觅,自古以来黄金招贤。唯有好笔才能与雅颂并肩,灵台的欢乐在重温中飘扬。

注释

  • 高台:指高耸的台地或建筑。
  • 雄台阳:雄伟的台地,阳光照耀。
  • 层霄:高空,形容台子高耸入云。
  • 澄怀:心境清澈,指诗人心中没有杂念。
  • 环山作屏:四周的山像屏风一样围绕着。
  • 金汤:形容城市和山谷的壮丽景象。
  • 平泉:指平静的泉水,可能指代某个具体的地方。
  • 鲲身:鲲是传说中的大鱼,代表广阔的胸怀。
  • 虎门鹭屿:地名,可能指代特定的地理位置。
  • 齐州:古代地名,指代今山东省的一个地区。
  • 鸿濛:形容水流浩荡。
  • 蓬莱:传说中的仙山,象征理想的境地。
  • 赤崁城:指某个历史遗址,象征古代的辉煌。
  • 姑苏:古代的城市,今苏州,充满文化气息。
  • 燕昭:指历史上著名的国君,善于用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通理(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表现个人的游历与感悟。他的诗风清新,语言流畅,擅用典故,表达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澄台远眺》作于黄通理游览高台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历史的思考。在高处俯瞰大地,诗人感受到人类历史的沧桑与自然的壮丽,进而引发了对生存和理想的深思。

诗歌鉴赏

黄通理的《澄台远眺》是一首气势磅礴的山水诗,诗中通过高台的登临,展现了广阔的自然景色和深邃的历史思考。诗的开篇以“高台百尺”切入,瞬间营造出一种高远的视觉效果,诗人借助高台的高度,使得视野开阔,心怀澄明。接着,诗人通过对周围山海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巍峨壮丽,山环水绕,城镇如金汤,形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

诗中多次提到“俯瞰”与“远眺”,不仅描绘了视线的变化,更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随着视野的拓展,诗人也开始思考历史的变迁,“钓龙台古今何在”一句,直接引入了历史的沉重感,表达了对往昔辉煌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在形式上也极具对仗工整,音韵和谐,显得格外优美。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比喻,诗人把个人的感受与自然的壮丽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深邃的哲思。诗的最后几句更是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思考结合,表达了对未来的希冀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高台百尺雄台阳:高耸的台地,阳光照耀,形成一种壮丽的景象。
  2. 倔起层霄空四徬:高台直插云霄,四周空旷。
  3. 乘兴登临一以眺:带着兴致登上高台,远望四方。
  4. 澄怀远瞩天开张:内心清澈,目光远大,仿佛天地间的景象都在眼前展开。
  5. 环山作屏镜沧海:周围的山如屏风,海面如镜。
  6. 层城峻壑如金汤:城市和山谷交错,宛如金汤般的美丽。
  7. 俯瞰平泉斐亭外:俯视平泉和斐亭,景色怡人。
  8. 渭川千亩森筼筜:渭川一带的千亩竹林郁郁葱葱。
  9. 循磴缘梯腰脚健:沿着台阶,步伐健壮。
  10. 拨云披雾精神强:拨开云雾,状态精神焕发。
  11. 襟带鲲身萦鹿耳:胸怀如鲲鹏,耳边听到鹿鸣。
  12. 虎门鹭屿南北当岩疆:南北的虎门和鹭屿如战场上的界线。
  13. 更上一层凌绝顶:再往上爬一步,达到顶峰。
  14. 齐州数点烟微茫:齐州的烟雾若隐若现。
  15. 荡胸不知东海阔:心中无所畏惧,东海的辽阔尽在眼前。
  16. 极目始信秋天长:放眼望去,秋天的延续在眼前显现。
  17. 鸿濛辟后水东注:浩瀚的水流从鸿濛而来。
  18. 涓滴会归百谷王:涓滴最终归于百川。
  19. 蓬莱清浅信有以:蓬莱仙境虽远,但有所期望。
  20. 激浪冲沙成堤防:激荡的浪潮在沙滩形成堤坝。
  21. 赤崁城西海变路:赤崁城的海岸变成了道路。
  22. 安平不用一苇杭:安平无须一根苇草来渡过。
  23. 风帆沙鸟时出没:风帆和鸟儿时隐时现。
  24. 西屿霞彩照屋梁:西屿的霞光照耀着屋梁。
  25. 远树如针林如荠:远处的树木如同针状,林木如荠。
  26. 渔舟唱晚归渔庄:渔舟唱晚,归于渔庄。
  27. 会须一览众山小:必须一览众山,才能知道它们的渺小。
  28. 魁斗卓立孙儿行:唯有魁斗在高空中傲然屹立。
  29. 四顾踌躇足清旷:四周环顾,心中感慨。
  30. 凭栏吊古悲沧桑:凭栏思古,悲叹沧桑。
  31. 鸡笼以南打鼓北:鸡笼以南、打鼓以北,延绵千里令人向往。
  32. 自入版图百年久:自古以来的版图已久。
  33. 沐浴日月生辉光:沐浴在日月的辉光下。
  34. 钓龙台古今何在:钓龙台的古今何在。
  35. 越王故址成荒凉:越王的故址已成荒凉。
  36. 美人去后麋鹿走:美人离去后,麋鹿四处奔走。
  37. 姑苏往迹怀吴阊:姑苏的往事令人怀念。
  38. 燕昭好士差足慕:燕昭的良士如今难觅。
  39. 自昔黄金招贤良:自古以来黄金招贤。
  40. 珥笔须与雅颂亚:唯有好笔才能与雅颂并肩。
  41. 灵台欢乐重赓飏:灵台的欢乐在重温中飘扬。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环山作屏”、“层城峻壑如金汤”等,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景色。
  • 对仗:整首诗多处运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句式的重复和排列,使得情感更加丰富。
  • 夸张:如“高台百尺”,突出高台的雄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高台远眺,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历史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思考,最终引发出对人生命运的感慨与理想的追求。诗人通过对景的描绘,反映了内心的情感,传达出“纵观山河,何惧沧桑”的豪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高台:象征着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2. 鲲鹏:代表着博大的胸怀与远大的志向。
  3. :象征广阔的自然与未知的未来。
  4. 竹林:象征着生命的蓬勃与自然的生机。
  5. 渔舟:代表着平静生活与人类的生存状态。
  6. 鬓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历史的沉重感。

文化内涵

这些意象不仅展示了自然的景色,更深入地反映了人类与自然、历史之间的关系。高台的登临与远眺是对理想的追求,鲲鹏的胸怀则是对未来的渴望,海的辽阔象征着人生的无限可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高台”象征什么?

    • A. 现实的压力
    • B. 高远的理想
    • C. 遥不可及的梦想
    • D. 个人的孤独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环山作屏镜沧海”,这里的“屏”指的是_____。

  3. 判断题: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没有提及历史的沉重感。 (对/错)

答案

  1.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望岳》(杜甫):

  • 杜甫在《望岳》中通过对岳的描绘,展现了雄伟壮丽的自然,表达了对山河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登鹳雀楼》(王之涣):

  • 王之涣则以“白日依山尽,苍苍云海间”开篇,展现了视野的开阔和人生的无限可能。

这两首诗与《澄台远眺》在主题上都体现了登高望远的情感,但在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上各有不同,形成了多层次的审美体验。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清代诗人研究》
  • 《山水诗的美学与哲学》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金缕曲 题《桃园记传奇》 金缕曲 其九 题《南汇朱烈妇行略》后 金缕曲/贺新郎·题施竹翁晋笏斋图 金缕曲 其十二 题滇南杨稚虹《投笔图》 金缕曲 九日 金缕曲 蜻蜓 金缕曲·咏绿屋腊梅。辛巳2001立春腊月23日 金缕曲·校读榆生师《忍寒吟稿》有感 金缕曲·辛未 金缕曲 伯俊以此调见怀,次韵奉答 补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鲛的词语有哪些 隋末农民战争 辰字旁的字 星移斗换 习以成风 烟云过眼 扣心泣血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臣字旁的字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包含愤的词语有哪些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后顾之患 嘚啵 戴孝 操刀必割 谷字旁的字 绣腑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