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17: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17:10
宿雨零烦暑。正金风袅袅,早秋暗度。牖下频年校遗稿,把卷沉吟朝暮。听历历深心倾吐。往事前尘萦眼底,忆初程附学迷前路。承指引,津梁渡。一编语业融今古。汲心源周吴砥砺,苏辛机杼。写尽辛酸哀南赋,下笔玄黄风雨。伤心语江潭烟树。凄怆兰成谁识得,拥素云黄鹤归何处。销不尽,愁如铸。
在宿雨之后,烦闷的暑气渐渐消散。此时金风轻拂,早秋的气息悄然来临。窗下,我多年校读遗稿,卷起书卷,朝夕沉吟。倾听那些深情的倾诉,往事如烟萦绕在眼底,回忆起当初求学的迷茫。承蒙指引,犹如渡过一座桥梁。一篇篇的学识融汇了古今。汲取心灵的源泉,周围的吴地仿佛在磨砺我,苏轼与辛弃疾的作品交织其中。写尽了那辛酸的南方赋诗,笔下流淌着风雨的沉重。伤感的言语如江边烟树,凄凉的兰花又有谁能识得?那素雅的云彩和黄鹤又将归向何方?愁苦无法消散,恰似铸造一般。
这首《金缕曲》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在秋日的静谧氛围中,对往昔经历的追忆与思考。开篇的“宿雨零烦暑”便营造了一种清新舒适的氛围,为后文的情感表达奠定了基调。诗中反复提到的“校遗稿”,不仅体现了作者对文学的执着追求,也暗示着对知识传承的尊重。通过“往事前尘萦眼底”,作者深入反思了自己在求学过程中的迷茫与探索,展现了求知的艰辛与执着的心态。诗中的意象如“江潭烟树”“素云黄鹤”则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整首诗在结构上流畅而富有层次,不仅有对自己学业的总结,还有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回忆求学经历,探讨了知识的传承与个人成长的艰辛,反映了作者对文学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思考,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忧愁与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金风”象征什么?
“牖下频年校遗稿”中的“校遗稿”指什么?
诗中的“江潭烟树”主要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