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17:44: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17:44:43
有佛处不得住,踏著秤鎚硬似铁。
无佛处急走过,脚下草深三尺。
三千里外,逢人不得错举。
北斗挂须弥,棒头挑日月。
摘杨花,摘杨花,眼里瞳人著绣鞋。
在有佛的地方无法停留,走上去的感觉就像踩在坚硬的铁器上。
在没有佛的地方急匆匆地走过,脚下的草却深得像三尺。
在三千里之外,遇人时却总是无法准确举起手臂。
北斗星挂在须弥山上,手中的棒子挑动着日月。
摘下杨花,摘下杨花,眼中的瞳人却穿着绣花鞋。
释祖元,宋代高僧,以其深厚的佛理和诗才而著称。他的诗作往往融入了佛教思想,反映了他对人生、宇宙的思考,带有独特的哲理性和艺术性。
这首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释祖元通过诗歌表达对生命的思索以及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反映出当时人们对精神寄托和内心世界的追求。
《偈三首》以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和信仰的思考。诗中“有佛处不得住”一语,表达了对外在信仰的无奈,尽管有佛的存在,内心的迷茫却依旧难以消除;“无佛处急走过”则描绘了人在世俗繁忙中迷失自我的状态,草深三尺,寓意着困境的深重。
接下来的句子通过“北斗挂须弥,棒头挑日月”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宇宙的理解与掌控的渴望,似乎在追求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最后的“摘杨花,摘杨花”,呼应了前面的主题,暗示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但“眼里瞳人著绣鞋”又让人意识到,这种追求在现实中往往是虚幻的。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深刻揭示了人们在信仰与现实、内心与外界之间的挣扎,展现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佛教信仰的探讨,揭示了人们在生活中的迷茫与追求,反映出对内心平静与智慧的渴望。诗中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理想的追求,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这些意象通过具体的描绘,传达出深刻的哲理和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释祖元是哪一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有佛处不得住”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安宁
B. 无奈
C. 快乐
“北斗挂须弥”中的“北斗”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方向
C. 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