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赋得鸾台诗》

时间: 2025-05-01 03:15:16

诗句

九成吹玉琯,百尺上瑶台。

能将秦女去,终是凤凰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15:16

原文展示:

赋得鸾台诗
九成吹玉琯,百尺上瑶台。
能将秦女去,终是凤凰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场景,九成的乐器吹奏着玉制的管乐,百尺高的瑶台上气氛婉转动人。能够把秦国的女子送走,最终却能迎来凤凰的到来。

注释:

  • 九成:指乐器的音调,九成音指的是音调高亢、声音悠扬。
  • 玉琯:玉制的乐器,象征着高贵与优雅。
  • 瑶台: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美好与超脱。
  • 秦女:指秦国的女子,形象可能代表着悲情或离别。
  • 凤凰: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着吉祥与重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庾信,字子山,号惭愧,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以辞采华美、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赋、诗、词等多种文学形式。庾信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历史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赋得鸾台诗》创作于庾信的晚年,传达了他对人生转瞬即逝与美好事物的追求。诗中蕴含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过去的怀念,反映了庾信在动荡历史背景下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简练而富有情感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过往的沉思。开头的“九成吹玉琯”以音乐的优美引入,营造出一种高雅的气氛,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超凡脱俗的境界。接下来的“百尺上瑶台”,则将这一境界提升至巅峰,象征着人们心中理想的追求与境界。

诗中“能将秦女去,终是凤凰来”的对比,更是显示了作者对时间流逝与美好事物的珍惜。秦女的离去象征着过往的悲哀,而凤凰的到来则象征着希望与重生。整首诗在对比中展现出一种矛盾的美,既有对失去的哀伤,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反映出庾信复杂而深刻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九成吹玉琯:音乐声响起,清脆悦耳,设定了诗的氛围。
  • 百尺上瑶台:高台之上,象征着理想与追求的高度。
  • 能将秦女去:对过往的哀悼,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 终是凤凰来:展现了希望与重生的愿望。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的美感。
  • 比喻:将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产生共鸣。
  • 象征:鸾台象征着理想与追求,凤凰象征着重生与希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人生中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过往的怀念,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鸾台:象征着理想的境界和美好的追求。
  • 凤凰:象征着重生与希望。
  • 秦女:象征着失去的美好和过往的岁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九成吹玉琯”中,“九成”指的是什么? A. 乐器的音调
    B. 人数
    C. 年龄

  2. 诗中“瑶台”象征什么? A. 失落
    B. 理想境界
    C. 江河

  3. “终是凤凰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悲伤
    B. 希望与重生
    C. 疲惫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庾信与李白的作品都展现了对美好景象的描绘,但庾信更多地侧重于哲理与人生的思考,而李白则倾向于豪放与奔放的情感表达。两者在风格上有明显差异,但都在诗中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1. 《南北朝诗人庾信研究》
  2.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3. 《庾信与南北朝文学》

相关查询

浣溪沙·菊节 浣溪沙·红桥 浣溪沙·泉湖道中赴闽宪别诸君 浣溪沙·波面铜花冷不收 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 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 浣溪沙 浣溪沙·蓼岸风多橘柚香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浣溪沙 闲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意存笔先 耳刀旁的字 幼虫 没心没肺 耳习目染 缶字旁的字 芳草鲜美 保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糹字旁的字 包含屏的词语有哪些 员额 漏尽更阑 小便 庙胜之策 敕断 尣字旁的字 丨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