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秋暑三首》

时间: 2025-07-27 10:37:49

诗句

汗如雨点涌人肤,一一须根一一珠。

不道去年秋不热,今年秋热去年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0:37:49

原文展示:

汗如雨点涌人肤,一一须根一一珠。不道去年秋不热,今年秋热去年无。

白话文翻译:

汗水像雨点一样不断地从皮肤上流下,滴落在每根汗毛上,就像一颗颗珍珠。谁能想到去年秋天并不炎热,而今年的秋天却如此热,去年并没有这种情形。

注释:

  • 汗如雨点:指汗水流淌得非常多,形容天气炎热。
  • 涌人肤:汗水流到皮肤上,形容出汗的情景。
  • 须根:指的是汗毛的根部。
  • :比喻汗水滴落的形态,像珍珠一样闪亮。
  • 不道:意为“谁能想到”。
  • 去年秋不热:指的是去年的秋天天气并不炎热。
  • 今年秋热去年无:今年的秋天却异常炎热,与去年的秋天形成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阮亭,浙江婺州人,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以清新自然的笔调和独特的观察力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他的诗风简练、明快,常反映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气候变化明显的秋季,诗人通过对天气的描写,表现了他对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和个人的感受,抒发了对气候的困惑与感慨。

诗歌鉴赏:

《秋暑三首》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炎热的秋季,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诗中通过“汗如雨点”这一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秋天气温的异常,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气候变化的关注。诗人不仅关注自身的感受,也引发读者的共鸣。相较于往年秋天的凉爽,今年的秋季却出现了不同寻常的炎热,形成强烈的对比,突显出自然界的不确定性和人们对气候变化的无奈。

此外,诗中用“须根”与“珠”将汗水细致入微地描绘出来,展现了诗人对细节的把握及其独特的审美观。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于意象,展现出杨万里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敏感,传达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汗如雨点涌人肤:描绘出诗人因热而大量出汗的情景,传达出强烈的热感。
  2. 一一须根一一珠:通过比喻将汗水与珍珠相提并论,强调汗水的晶莹和汗毛的细腻。
  3. 不道去年秋不热:引入对比,引发思考,去年秋天气候宜人。
  4. 今年秋热去年无:总结对比,强调今年秋天的异常炎热,与往年形成鲜明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汗水比作雨点和珍珠,增强形象感。
  • 对比:通过对比去年和今年的天气,突出变化的显著性。
  • 夸张:用“如雨点”形容汗水,夸大了炎热的感觉。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热的描绘和对比,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关注,以及对气候异常的无奈与反思,折射出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汗水:象征人对外界环境的反应,体现出对炎热的不适。
  • 雨点:意指水分的丰沛,也暗示气候的潮湿感。
  • 珍珠:象征美丽与珍贵,隐喻汗水的无奈与珍贵的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汗如雨点”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雨水 B. 汗水 C. 冰雪
  2. 诗人通过对比去年秋的天气与今年秋的天气,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开心 B. 失落 C. 迷茫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杨万里的《秋暑三首》与杜甫的《春望》在气候描写上有相似之处,前者聚焦于秋季的炎热,而后者则反映春天的生机。两者都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和变化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诗集》
  • 《诗词赏析与鉴赏技巧》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苕溪陆文宝挟笔过云间持卷求余言而一时缙绅 苕溪陆文宝挟笔过云间持卷求余言而一时缙绅 壬子夏端居二湖与二三子读书而苦热如焚一坐 丁未除夕 黄湾述怀二十二韵寄钱思复 排闷 暮春杂诗(二首) 夜泊 甲辰元旦 过王景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负阻不宾 隹字旁的字 龝字旁的字 青茁 舟字旁的字 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施与 包含嘱的词语有哪些 匕字旁的字 目牛游刃 偷安 议结尾的成语 乞儿乘车 贪脏枉法 左挈右提 加点 豆字旁的字 摄官承乏 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