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6:43: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6:43:02
传语双峰老,汝师是如来。如何一瓣香,却为杨诚斋。
把话传给双峰的老者,你的老师是如来佛。为什么一片香气,竟然是为了杨诚斋呢?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他是“江西诗派”的重要成员,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善于描写自然与人情。
这首诗写于杨万里晚年时,反映了他对师道的尊重以及对自我身份的自省。诗中提到的双峰老和如来,可能是对他人生哲学的思考,表达出他对师承与信仰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采用了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体现了杨万里对佛教思想的理解与尊重。开头的“传语双峰老”直接点出主题,表达了对老者的敬仰,同时将自己的身份与如来佛相提并论,显示出一种谦卑的态度。通过“如何一瓣香”,诗人引入了对香气的讨论,香气在古代文学中常常象征着高洁与纯粹。最后一句“却为杨诚斋”,则是自我反思的表现,表明自己虽然身处世俗,但内心渴望追求真理与清净。整首诗语句简练,意蕴深远,展现了杨万里的哲学思考与人生观。
整首诗通过对师道与香气的探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强调了内心的修行与追求。
“双峰老”指的是?
A. 一位隐士
B. 一座山
C. 一位国君
答案:A
诗中提到的“如来”指的是?
A. 一位诗人
B. 释迦牟尼佛
C. 一位老者
答案:B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自然的描写
B. 对师道与内心修行的探讨
C. 对爱情的追求
答案:B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杨万里的这首诗更侧重于内心的自省与哲理思考,而李白则更多描绘自然景观与豪情壮志。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