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稚子弄冰》

时间: 2025-07-12 11:42:32

诗句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银铮 一作: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玻璃 一作:玻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1:42:32

原文展示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铮。
银铮一作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白话文翻译

小孩用金盆捏起了早晨的冰,
用彩丝穿过冰块发出清脆的声响。
那声音像是银钲敲响玉磬,穿过树林回响,
忽然又变得像玻璃破碎的声音。

注释

  • 稚子: 小孩子。
  • 金盆: 指用金属制成的盆,形容精致。
  • 晓冰: 早晨的冰,指冬天结的冰。
  • 彩丝: 五彩的丝线,这里形容穿过冰块的细丝。
  • 银铮: 清脆响亮的声音。
  • 银钲: 一种乐器,发出清脆的声音。
  • 玉磬: 玉制的磬,古代乐器,能发出美妙的音响。
  • 玻璃: 一种透明的固体,诗中比喻声响的清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以清新自然、形象生动著称,常常描绘自然景色和日常生活,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他的作品中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民生的关注。

创作背景

《稚子弄冰》创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社会相对稳定,商贸繁荣,民众生活逐渐富裕。诗作描绘了小孩在冬日玩冰的情景,展现了儿童的天真与快乐,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的感知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稚子弄冰》通过生动的细节,展现了儿童在冬日玩耍的场景,传达出一种纯真和欢乐的气氛。诗中“稚子金盆脱晓冰”的描写,生动地描绘了清晨的冰面,孩子们用金盆捏起冰块,反映出一种纯真的童趣。接下来的“彩丝穿取当银铮”,则描绘了冰块与丝线的交互,声音清脆悦耳,仿佛在传递着冬日的乐趣。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将声音的变化比喻为“银钲敲成玉磬”,进一步增强了音响的美感,体现了诗人对声音的敏感和对美的追求。“忽作玻璃碎地声”,则将声音的清脆与破碎对比,表现出一种突兀的变化,既是对童趣的描绘,也隐含着对事物本质的思考。这种音响的描写,恰如其分地展现了冬日的氛围和儿童的天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稚子金盆脱晓冰:描绘小孩用金盆捏起早晨的冰,生动展现了冬日的清晨。
  2. 彩丝穿取当银铮:通过彩丝与冰的互动,表现出清脆的声音,传达了欢乐的气氛。
  3. 银铮一作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将声音比作乐器声,增强了诗的音乐感,表现出自然的和谐美。
  4. 忽作玻璃碎地声:声音的突变让人惊讶,暗示了事物的脆弱与变化。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清脆的声音比作“银钲敲成玉磬”,增强音响的美感。
  • 对仗:诗中用词对称,如“晓冰”与“银铮”,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儿童的游戏为主题,表现出童趣和自然之美,同时也反映了对生活细节的观察与思考,传达出对快乐与纯真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稚子:象征纯真与快乐。
  • :象征冬季与自然的美。
  • 彩丝:象征儿童的天真和乐趣。
  • 银铮:象征清脆悦耳的声音,传达出美的享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稚子弄冰》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杨万里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稚子金盆脱晓冰”所描绘的是什么场景?

    • A. 夏天的游泳
    • B. 冬天的玩冰
    • C. 秋天的落叶
    • D. 春天的花开
  3. 诗中“银铮”指的是什么?

    • A. 乐器的声音
    • B. 风的声音
    • C. 雨的声音
    • D. 人的声音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小儿垂钓》:作者:胡令能,描写儿童的乐趣。
  • 《江雪》:作者:柳宗元,描绘冬日的孤独与静谧。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同样描绘自然,但更多着眼于历史与情感的结合。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同样以雪为背景,却表达了离别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还鲜于蹈夫诗编 贺刘侍郎三首 贺刘侍郎三首 贺刘侍郎三首 和制帅 和制帅 和制帅 和制帅 和友人 和友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弱管轻丝 木字旁的字 驱忙 包含面的成语 士字旁的字 亅字旁的字 少年子 攴字旁的字 瓶罄罍耻 倒八字的字 吃著不尽 率土同庆 履常蹈故 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陈畴 老儿子 不可乡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