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9:58: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58:50
避愁愁又至,愁至事难忘。
夜坐心中火,朝为鬓上霜。
不经公子梦,偏入旅人肠。
借问高轩客,何乡是醉乡。
躲避愁苦,却又愁苦再来,愁苦来临,往事难以忘怀。
夜里独坐,心中如同燃烧的火焰,早晨看到鬓发已生白霜。
没有经历公子的美梦,偏偏却让旅人的愁肠更加难忍。
请问高楼上的客人,您所向往的醉乡在哪儿?
韦庄,字蔺生,唐代诗人,生于京城长安,曾任职宰相。韦庄的词风典雅,情感细腻,以诗闻名于世,尤其擅长描写个人情感与生活感悟。
《愁》这首诗创作于韦庄遭遇人生挫折之时,反映了他对人生苦闷与忧愁的深刻体验。诗中通过个人的情感,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
《愁》是一首充满感伤情绪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内心的愁苦与无奈。首句“避愁愁又至”,直白而有力地表达了对愁苦的逃避与无能为力,形成了一种无休止的循环。接下来的“夜坐心中火,朝为鬓上霜”,则通过意象的对比,展现了夜晚思绪的炽热与早晨白发的消逝,暗示着岁月的无情与内心的焦虑。
诗中“借问高轩客,何乡是醉乡”,不仅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现实苦闷的反思。高轩的客人象征着高雅的生活,而“醉乡”则代表着一种超脱、解脱的状态。诗人在此发出追问,反映了他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韦庄作为唐代诗人在情感表达上的独特魅力,是对人生苦愁的深刻写照。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愁苦与理想生活的对比,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生活的无奈,展现了人性中对幸福的追求与对苦痛的承受。
通过对比韦庄的《愁》与李煜的《虞美人》,可以看到两位诗人对愁苦的不同表达。韦庄更注重内心的焦虑与现实的无奈,而李煜则更倾向于描绘失去后的惆怅与怀旧。两者都体现了唐代诗人对人生苦乐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