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15: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15:04
独上小楼春欲暮,愁望玉关芳草路。
消息断,不逢人,却敛细眉归绣户。
坐看落花空叹息,罗袂湿斑红泪滴。
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
独自走上小楼,春天即将结束,
愁苦地眺望着通往玉关的芳草路。
消息断绝,无法与人相逢,
只好收起细眉回到绣户里。
坐在这里看着落花,空自叹息,
衣袂湿透,泪水斑斑滴落。
千山万水我都没有去过,
我的灵魂和梦境又该去哪里寻找?
“玉关”常用于古诗中,代指边疆之地,象征离愁别绪。韦庄作为五代十国时期的诗人,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及对社会动荡的感慨。
作者介绍:韦庄,五代时期诗人,擅长词,风格清丽,情感细腻。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关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五代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内心孤独,远离故乡,情感深邃,反映了时代背景下的个人忧愁。
《木兰花·独上小楼春欲暮》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春天即将结束的惆怅和对远方的思念。开头两句中,诗人独自一人上楼,春光渐逝,愁苦的情绪油然而生。这里的“小楼”象征了孤独,而“春欲暮”则暗示生命的短暂与流逝。
接下来的“愁望玉关芳草路”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愁苦与思念。诗人目光所及之处是通往边关的芳草路,象征着离别和思念。此时,信息的断绝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孤独,无法与人交流,内心的悲伤愈加沉重。回归“绣户”,诗人收起了细眉,意味着他对外界的无奈和对内心的自我安抚。
“坐看落花空叹息”,在看似平静的表象下,诗人内心却是无尽的叹息,泪水浸湿了轻薄的衣襟。最后一句“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更是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对过去的追忆推向高潮,表达了他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的渴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离别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渴求,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忧愁,同时也反映出对美好事物短暂的惋惜。
诗词测试:
诗中“玉关”象征什么?
“千山万水”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韦庄的《木兰花·独上小楼春欲暮》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离愁别绪,但韦庄更多地表现出孤独的深沉,而李清照则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女性的柔情与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