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06:16: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6:16:06
感春
作者: 施枢 〔宋代〕
等闲上西下靶旅欲归难,又见蔬盘簇彩幡。
九十日春从此始,万千心事对谁言。
梅边粉坠寒香骨,草际青归野烧痕。
且把一杯酬好景,花风今日已翩翩。
轻松地走上西山,准备归途却难以回去,看到蔬菜的盘子里聚集着彩色的旗帜。
春天从这时开始,已过了九十天,心中万千思绪却无处倾诉。
梅花旁的粉色花瓣悄然落下,寒香依旧留在香骨之中;
草边的青色又开始生长,野外的烧痕依然可见。
不如举杯来酬谢这美好的景色,春风今日已徐徐吹来。
施枢(生卒年不详),字子升,号莲峰,宋代诗人。施枢以诗文见长,擅长山水、田园题材,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感春》创作于春天,春意盎然的时节,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表达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中透出一种淡淡的惆怅,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感春》是一首典型的宋代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思索。首联“等闲上西下靶旅欲归难,又见蔬盘簇彩幡”,描绘了诗人在春游归途中的无奈与徘徊,似乎对美好的景色依依不舍。接着“九十日春从此始,万千心事对谁言”,诗人通过时间的推移,感受到春天的到来,内心却充满了难以诉说的烦恼和情感。梅花的寒香与草地的绿色相互映衬,展现出春的生机与冷暖交替的复杂感受。
最后一句“且把一杯酬好景,花风今日已翩翩”,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既有对春天的欢愉,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了对生命、自然的热爱,以及在美好时光中对生活的感悟。诗人既享受春的美丽,又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体现了深沉的情感和哲理。
施枢的《感春》主要描写了哪个季节的景象?
A. 夏天
B. 秋天
C. 春天
D. 冬天
诗中提到的“九十日春”指的是春天已经过去的天数,诗人对这些天的感受是?
A. 高兴
B. 忧伤
C. 无所谓
D. 愤怒
诗的最后一句“花风今日已翩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憧憬
B. 对春天的喜爱
C. 对生活的厌倦
D. 对友人的思念
答案: 1.C 2.B 3.B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