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万州齐都官》

时间: 2025-07-28 11:20:16

诗句

熛阙归心恋九关,凭高郡阁见南山。

彤轓冒雨春畴阔,紫闼焚香夜帐閒。

宴弁侧星陪卜昼,妍歌抽雪送酡颜。

西京地大民风厚,蜀秭沈波月蚌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1:20:16

原文展示:

熛阙归心恋九关,凭高郡阁见南山。 彤轓冒雨春畴阔,紫闼焚香夜帐閒。 宴弁侧星陪卜昼,妍歌抽雪送酡颜。 西京地大民风厚,蜀秭沈波月蚌还。

白话文翻译:

心中急切地向往着回到京城,站在高高的郡阁上远眺南山。 红色的车篷在春雨中穿行于广阔的田野,紫色的门帘内夜晚焚香,帐幕中闲适。 宴会上,侧星陪伴着卜昼,美妙的歌声如同抽出的雪花,送走了醉意。 西京地域广阔,民风淳厚,蜀地的秭归沉入波涛,月下的蚌壳归还。

注释:

  • 熛阙:指京城。
  • 九关:比喻京城的门户。
  • 彤轓:红色的车篷。
  • 紫闼:紫色的门帘。
  • 宴弁:宴会上的帽子。
  • 妍歌:美妙的歌声。
  • 酡颜:醉后的脸色。
  • 蜀秭:指蜀地的秭归。
  • 沈波:沉入波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可能是他在外地任职时,对京城的思念和对当地风土人情的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京城的深切思念,同时描绘了他在外地的生活场景和对当地风土人情的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京城与外地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京城的深切思念和对当地生活的观察。诗中“熛阙归心恋九关”直接抒发了对京城的向往,而“凭高郡阁见南山”则描绘了他在外地的所见所感。后文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如“彤轓冒雨春畴阔”和“紫闼焚香夜帐閒”,展现了他在外地的日常生活。最后两句“西京地大民风厚,蜀秭沈波月蚌还”则概括了京城与外地的不同风貌,体现了作者对两地风土人情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熛阙归心恋九关”:表达了作者对京城的深切思念。
  2. “凭高郡阁见南山”:描绘了作者在外地的所见所感。
  3. “彤轓冒雨春畴阔”:具体描绘了在外地的日常生活场景。
  4. “紫闼焚香夜帐閒”: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闲适生活。
  5. “宴弁侧星陪卜昼”:描述了宴会上的场景。
  6. “妍歌抽雪送酡颜”:通过美妙的歌声表达了宴会的欢乐。
  7. “西京地大民风厚”:概括了京城的风土人情。
  8. “蜀秭沈波月蚌还”:描绘了外地的自然景色。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妍歌抽雪”将歌声比作抽出的雪花。
  • 对仗:如“彤轓冒雨”与“紫闼焚香”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京城的思念和对当地生活的观察,通过对比京城与外地的景象,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和对两地风土人情的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熛阙:京城的象征。
  • 南山:外地的自然景色。
  • 彤轓:红色的车篷,象征外地的日常生活。
  • 紫闼:紫色的门帘,象征夜晚的闲适。
  • 妍歌:美妙的歌声,象征宴会的欢乐。
  • 蜀秭:蜀地的秭归,象征外地的自然景色。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熛阙归心恋九关”表达了作者对什么地方的思念? A. 京城 B. 外地 C. 家乡 D. 山川 答案:A

  2. “彤轓冒雨春畴阔”中的“彤轓”指的是什么? A. 红色的车篷 B. 紫色的门帘 C. 宴会上的帽子 D. 美妙的歌声 答案:A

  3. 诗中“妍歌抽雪送酡颜”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表达了对京城的思念和对自然景色的观察。
  • 杜甫《春望》:表达了对京城的思念和对战乱的忧虑。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登鹳雀楼》与宋祁《万州齐都官》:都表达了作者对京城的思念,但前者更多地描绘了自然景色,后者则更多地描绘了日常生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宋代文学史》
  • 《宋祁诗集》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次韵宋永兄伤时二首 和章守三咏·右包公堂 邵监携诗相访用集中闲居韵为谢 和李元泰艳歌 送郑察推叔友罢官之潮阳二首 挽张直讲圣行二首 题方民瞻草堂 暮春宴东园方良翰有诗入夏追和 漫成 偕徐子由余子侯陈应求游虎丘岩偶题壁韵叶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单耳刀的字 铁钩槍 刀字旁的字 新亭对泣 负结尾的成语 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臼字旁的字 恬言柔舌 豕字旁的字 宪谕 包含吁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众的成语 忌讳 链球菌 罗敷有夫 响震失色 岩漠 不堪设想 自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