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5 00:29: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0:29:53
原文展示:
扁舟发孤城,挥手谢送者。山回地势卷,天豁江面泻。中流望赤壁,石脚插水下。昏昏烟雾岭,历历渔樵舍。居夷实三载,邻里通假借。别之岂无情,老泪为一洒。篙工起鸣鼓,轻橹健于马。聊为过江宿,寂寂樊山夜。
白话文翻译:
小船离开孤城,我挥手向送行的人告别。山势回转,地势如卷,天空开阔,江水奔泻。在江中流处远望赤壁,石壁底部插入水下。烟雾缭绕的山岭昏暗,渔夫樵夫的房屋清晰可见。在夷地居住了三年,邻里之间互相借用物品。离别岂能没有感情,老泪纵横。船工开始敲鼓,轻快的橹声比马蹄还要迅捷。暂且过江过夜,寂静的樊山之夜。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作于他离开黄州时,表达了对黄州三载生活的怀念和对离别的感伤。
创作背景: 张耒在黄州任职期间,与当地居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当他离开黄州时,心中充满了对这片土地和邻里的不舍,因此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他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离开黄州时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感,展现了诗人对黄州的深厚感情和对离别的感伤。诗中“扁舟发孤城”和“挥手谢送者”描绘了离别的场景,而“山回地势卷,天豁江面泻”则通过自然景观的壮阔来衬托诗人内心的激荡。诗中的“中流望赤壁”和“昏昏烟雾岭”等意象,不仅描绘了黄州的自然风光,也隐喻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回忆。最后,“别之岂无情,老泪为一洒”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切感伤。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是一首优秀的离别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离别和对过去的怀念。诗人通过对黄州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的描绘,表达了对黄州的深厚感情和对离别的感伤。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无奈。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扁舟发孤城”中的“孤城”指的是什么地方? A. 黄州 B. 赤壁 C. 樊山 D. 夷地
诗中“中流望赤壁”中的“赤壁”是黄州的标志性景观吗? A. 是 B. 否
诗中“别之岂无情,老泪为一洒”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感伤 C. 无奈 D. 平静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