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38: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38:08
不醉如何。金樽满抬头且劝嫦娥。
看今看古,为问可也愁么。
我踏红尘才廿载,已难禁蟋蟀声多。
况来宵。一分月缺,多半秋过。
空将流光掷却,但有谁绿鬓,不受消磨。
断砧零叶,催送急景如梭。
年年愿携此月,长留照当筵金缕歌。
瑶台近,任梦魂飞度,疏星澹河。
不醉又能如何?金杯满满,抬头劝饮嫦娥。
看今朝又看古时,问问可愁的事情吗?
我在红尘中走过才二十年,已难忍受蟋蟀的鸣叫。
更何况今晚,一弯月缺,多半的秋天已经过去。
空将流光抛弃,但有谁的青丝,不受岁月的消磨?
断断续续的砧声和落叶,催促着时光如梭。
年年希望携带这轮明月,长久照耀宴席上的金缕歌。
瑶台近在咫尺,任凭梦魂飞渡,疏星与淡淡河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庄盘珠,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诗风以清丽见长,常融入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其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为主题。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中秋佳节,正值月圆之时,诗人借助月亮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蕴含着浓郁的思乡情怀。
《新雁过妆楼 中秋对月》是一首充满情感的中秋诗。诗人通过对月亮的描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青春的怀念。开头几句不醉如何,似乎在提醒自己,在这样一个佳节,喝酒是为了忘却烦恼,享受当下的快乐。接着,诗人透过嫦娥这一古代神话形象,引入对比,既有现在的欢乐,也有历史的忧愁,展现出一种时空交错的意象。
诗中提到的“我踏红尘才廿载”,感受到的孤独与无奈,更加突出了时间的匆匆与人生的短暂。蟋蟀的鸣叫,象征着秋天的来临与生命的无常。在时间的流逝中,青春的容颜难以抵挡岁月的侵蚀,诗人用“空将流光掷却”来表达对时间的无奈与惋惜。
最后,诗人以“年年愿携此月”收尾,表达了对未来的期盼和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同时也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仿佛在诉说着无论如何,月亮的美好与人生的短暂始终是人们共同的牵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中秋月亮的描写,表达了对逝去青春的感慨与对人事无常的思考,同时也蕴含着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嫦娥”是指哪个神话人物?
A. 仙女
B. 妇女
C. 战士
D. 诗人
“我踏红尘才廿载”中“廿载”指的是什么?
A. 二十年
B. 三十年
C. 十年
D. 一年
诗中提到的“金樽”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欢乐
C. 悲伤
D. 家庭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