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和竹溪三诗·遣兴》

时间: 2025-07-27 23:12:53

诗句

晚慕玄真与季真,床头金尽不忧贫。

六如偈简常持念,四勿箴佳最切身。

古有德衰年亦暮,今谁齿宿意犹新。

手遮西日过门客,来拜庞公者几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3:12:53

原文展示:

晚慕玄真与季真,床头金尽不忧贫。
六如偈简常持念,四勿箴佳最切身。
古有德衰年亦暮,今谁齿宿意犹新。
手遮西日过门客,来拜庞公者几人。

白话文翻译:

我晚年仰慕道家思想,像季真那样清贫,但床头的金钱已用尽,也不再忧愁贫困。
常常念诵着《六如偈》的简易道理,而《四勿箴》中的教诲对我来说最为切身。
古代有德行衰退,年头晚景凋零,但如今谁的年纪已老,心中的志向依然鲜活?
我遮住西边的夕阳,过门的客人有多少,来拜访庞公的人又有几位?

注释:

  • 玄真:指道家思想中的最高境界或真理。
  • 季真:指季札,春秋时期的名士,以清白著称。
  • 六如偈:道教的经典,强调简单明了的道理。
  • 四勿箴:指《四勿箴》,阐述道德教诲。
  • 庞公:庞涓,春秋时期的名将,因其德行被后人敬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梦得,号千峰,南宋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重意境和哲理,深受后人推崇。

创作背景:

写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士人失意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道理的探讨和对人生的反思,表达了对清贫生活的淡然态度。

诗歌鉴赏:

《和竹溪三诗·遣兴》展现了作者对道家思想的追求和对当下社会的深刻思考。诗中流露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尽管生活清贫,但精神上却追求更高的境界。刘克庄以“玄真”与“季真”开篇,表明自己在哲学上的追求,强调道家思想的宁静与安详。后文提到的《六如偈》和《四勿箴》则是对道教经典的引用,显示了诗人对这些哲理的认同与实践。

诗的最后两句,提到庞公,实际上是在询问世人对德行的追随情况,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诗人以“手遮西日”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转瞬即逝,令人感慨不已。

整首诗意蕴丰富,既有哲理的深度,也有生活的真实,展现了诗人豁达的心态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晚慕玄真与季真:晚年时,心中向往道家的“玄真”境界,像季真那样清白无欲。
  2. 床头金尽不忧贫:虽然经济拮据,但我并不为此感到忧愁。
  3. 六如偈简常持念:我常常念诵《六如偈》的简洁道理。
  4. 四勿箴佳最切身:而《四勿箴》中的教诲对我的生活最为相关。
  5. 古有德衰年亦暮:古时也有德行衰退、年老色衰的情况。
  6. 今谁齿宿意犹新:如今又有谁的年纪已大,心中理想却依然鲜活?
  7. 手遮西日过门客:我遮住西边的夕阳,迎接过门的客人。
  8. 来拜庞公者几人:有多少人来拜访像庞公一样德行高尚的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的追求比作“玄真”,象征着理想与真理。
  • 对仗:上下句结构对称,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道教哲学的推崇,以及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反映出在物质匮乏中人们追求精神富足的愿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玄真:道教中的真理,象征着理想和追求的目标。
  • 季真:象征清白与高洁的品德。
  • 金尽:代表物质的贫乏,强调精神上的充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玄真”指的是什么? A. 物质财富
    B. 道家思想中的真理
    C. 个人名

  2. “来拜庞公者几人”中的庞公指的是谁? A. 古代将领
    B. 道家思想家
    C. 历史名人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终南山》 王维

诗词对比:

  • 刘克庄《遣兴》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但刘克庄更重哲理,白居易则通过自然景象表现离别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流派论》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夜兴 书巢五咏 其三 故纸 题城南堂二首 其二 秋思 读王季夷旧所寄诗 自嗟 村居遣兴 自广汉归宿十八里草市 自咏 书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乛字旁的字 碌碌终身 彐字旁的字 谷字旁的字 旨结尾的成语 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场面话 耂字旁的字 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毛字旁的字 包含瞬的词语有哪些 渔翁之利 忘怀得失 绛树 劝农 难以为情 跌宕放言 就餐 痛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