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石竺山二十咏》

时间: 2025-05-04 04:23:38

诗句

恰召阳翁伯,俄徵谢自然。

不知玉楼上,几个是诗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4:23:38

原文展示:

恰召阳翁伯,俄徵谢自然。 不知玉楼上,几个是诗仙。

白话文翻译:

正好召唤阳光的老翁,突然又请来谢自然(谢灵运)。 不知道在那玉楼之上,究竟有多少位是诗仙。

注释:

  • 阳翁伯:指阳光的化身或象征,可能指代阳光的温暖和明亮。
  • 谢自然:指谢灵运,南朝宋代著名的山水诗人,以诗才和风格著称。
  • 玉楼:象征高雅的诗歌境界,常用于描绘诗人的理想境地。
  • 诗仙:指那些被后人称颂的伟大诗人,强调其超凡的才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阮,号白云山人,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风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婉约之篇,善于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石竺山二十咏》是刘克庄在游历石竺山时写作的,反映了他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诗人精神的向往。此诗写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表现了他对诗歌创作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诗人对阳光和自然的召唤,展现了他对诗歌与自然的深刻理解。开篇提到“阳翁伯”,似乎是呼唤自然界的力量,表达了对自然的崇敬和向往。接着引入“谢自然”,则是对历史上伟大诗人的致敬,显示出诗人对前辈的敬仰之情。

最后一句“不知玉楼上,几个是诗仙”,则通过疑问的方式引发读者思考,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对诗人身份的反思,展现了他对诗歌创作的不懈追求和对自我价值的思考。这种对话式的思维方式,使得整首诗在意境上更具深度,形成了一种人与自然、人与历史的交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恰召阳翁伯”:在阳光明媚的时刻,呼唤着象征阳光的老翁,暗示诗人对美好景象的期待。
  2. “俄徵谢自然”:突然提及谢灵运,连接起古今诗人,表明对自然的理解与赞美,彰显了诗人对古代文学的继承。
  3. “不知玉楼上”:表现出诗人在思考的状态,暗示诗人的探索与追求。
  4. “几个是诗仙”:质疑和思考,体现了对诗歌理想的追求和对自己的反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阳光比作老翁,强调其温暖和普照的特性。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疑问:用“几个是诗仙”的疑问句式,引发读者的思考,增加了诗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对历史伟人的敬仰以及对诗歌理想的追求,展现了他在安静的自然环境中思考人生、艺术与自然的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阳光:象征希望与生命。
  • 玉楼:象征理想的诗歌境界,代表高雅和清新。
  • 诗仙:象征伟大的诗人,代表理想中的文学成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恰召阳翁伯”中的“阳翁伯”指的是: a) 一位老者
    b) 阳光的象征
    c) 诗人
    d) 自然界的神灵

  2. “不知玉楼上,几个是诗仙”这句话的意思是: a) 不知道有多少位伟人
    b) 不知道有多少位诗人
    c) 不知道在理想中有多少诗人
    d) 不知道玉楼的主人是谁

答案:

  1. b) 阳光的象征
  2. c) 不知道在理想中有多少诗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感受,但更多的是对社会动荡的反思。
  • 李白的《将进酒》:表达了对人生的豪放与洒脱,与刘克庄的沉思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欣赏》
  • 《刘克庄传》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梁权郡喜雪 送刘仲子就试 晴梦 秋热 山墅 其二 野步 即事十首 用韵还学者诗卷 次韵曹实听舅氏弹琴 归来馆成再用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玉瘦 七相五公 口多食寡 大直若屈 苕水 招权纳赂 瞻地者 丨字旁的字 巽隅 竹字头的字 两点水的字 图开头的成语 包含尊的成语 赤字旁的字 漫诞不稽 巳字旁的字 千岁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