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4:23: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4:23:38
恰召阳翁伯,俄徵谢自然。 不知玉楼上,几个是诗仙。
正好召唤阳光的老翁,突然又请来谢自然(谢灵运)。 不知道在那玉楼之上,究竟有多少位是诗仙。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阮,号白云山人,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风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婉约之篇,善于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
《石竺山二十咏》是刘克庄在游历石竺山时写作的,反映了他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诗人精神的向往。此诗写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表现了他对诗歌创作的思考。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诗人对阳光和自然的召唤,展现了他对诗歌与自然的深刻理解。开篇提到“阳翁伯”,似乎是呼唤自然界的力量,表达了对自然的崇敬和向往。接着引入“谢自然”,则是对历史上伟大诗人的致敬,显示出诗人对前辈的敬仰之情。
最后一句“不知玉楼上,几个是诗仙”,则通过疑问的方式引发读者思考,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对诗人身份的反思,展现了他对诗歌创作的不懈追求和对自我价值的思考。这种对话式的思维方式,使得整首诗在意境上更具深度,形成了一种人与自然、人与历史的交流。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对历史伟人的敬仰以及对诗歌理想的追求,展现了他在安静的自然环境中思考人生、艺术与自然的关系。
“恰召阳翁伯”中的“阳翁伯”指的是:
a) 一位老者
b) 阳光的象征
c) 诗人
d) 自然界的神灵
“不知玉楼上,几个是诗仙”这句话的意思是:
a) 不知道有多少位伟人
b) 不知道有多少位诗人
c) 不知道在理想中有多少诗人
d) 不知道玉楼的主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