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15: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15:25
致政龙图给事徐公挽词二首
作者: 韩元吉 〔宋代〕
今代询黄发,临雍缺盛仪。
久从曾釜乐,俄重鲤庭悲。
德履嗟如在,功名误见期。
平生拄颐剑,聊挂墓门枝。
全诗翻译:
如今的黄发(指老年人)在询问(追念),临雍(指临雍县)失去了往日的盛大仪式。
长久以来享受着曾经的快乐,突然之间又回到了悲伤的庭院。
对德行和品行的感慨犹如仍在,功名却误了期望。
一生倚靠着剑,随意挂在墓门的枝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韩元吉,宋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情世态的思考。生平经历较为坎坷,常以感伤和沉思的笔触记录生活的无常。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对徐公的悼念,表达了对其生前德行和功名的感慨,以及对逝去岁月的追忆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这首挽词以悼念为主要主题,通过对徐公一生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逝者深切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沉思。首句“今代询黄发”开篇便引入对老年人对往事的追忆,展现了社会变迁带来的失落感。接下来的“临雍缺盛仪”则暗示了环境的变化与旧日盛世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
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对逝者的哀悼,又含有对生命的哲学思考。“德履嗟如在,功名误见期”这一句,深刻揭示了人们对功名的追求往往是以德行为代价,令人感慨。而“平生拄颐剑,聊挂墓门枝”则以一种自嘲的方式表达出对英雄气概的反思,暗示着英雄虽已逝去,但其精神仍在。
诗中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等,增强了作品的韵律感和表现力。整体来看,这首挽词不仅是一首悼词,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韩元吉作为诗人的深邃和敏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逝者的追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韩元吉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警示人们珍惜当下,重视德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黄发”指代的是谁?
“德履嗟如在”的意思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鲤庭”主要表示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