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次韵陆虞仲学士涂中咏雪二首》

时间: 2025-04-26 23:35:12

诗句

可笑无毡老郑虔,甘寒忍喜咏丰年。

飞花穿树春疑早,秀麦分岐瑞有先。

白玉楼成迷万井,青云路绕认双川。

轻缣窘幅终难状,却借骚人好句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35:12

原文展示:

李弥逊的《次韵陆虞仲学士涂中咏雪二首》第一首:

可笑无毡老郑虔,甘寒忍喜咏丰年。
飞花穿树春疑早,秀麦分岐瑞有先。
白玉楼成迷万井,青云路绕认双川。
轻缣窘幅终难状,却借骚人好句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开头讽刺了郑虔老先生,即使没有毡子也能在寒冷中忍耐着快乐地吟咏丰收年景。接着,诗人描绘了飞舞的雪花穿梭于树间,仿佛春天来得太早了。接下来,丰收的麦子在田间分岐,预示着吉祥的兆头。白玉般的楼阁让人迷失在万家灯火中,青云环绕的道路仿佛在认出两条川流。最后,尽管轻薄的绢帷难以描绘出这情景,但还是借用骚人的美句来传达。

注释:

  • :指用毛毡制成的物品,古时用以御寒。
  • 老郑虔:郑虔,可能指古代某位诗人或士人,因其在寒冬中吟咏而被诗人调侃。
  • 飞花:指雪花在空中飞舞的情景。
  • 秀麦:指生长茂盛的小麦。
  • 白玉楼:形容雪后楼阁的洁白,仿佛用白玉建成。
  • 轻缣:轻薄的绢帷,形容诗人表达情感的方式。

典故解析:

本诗提到的“骚人”可能是指屈原或其他著名诗人,借用他们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说明诗人在创作中借鉴与融汇传统,体现了古人对前辈文人的尊敬与学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弥逊,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在诗歌上颇有成就,以清丽婉约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的创作背景或许与当时的时节有关,北方地区冬季的雪景和丰收的期待相结合,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细腻感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李弥逊的这首诗,采用了极富画面感的意象,展现了冬雪的美丽与丰年的期待。诗的一开始即以讽刺的语调引入,老郑虔在寒冷中吟咏,表现出一种不畏寒冷、乐观向上的精神。接下来的“飞花穿树春疑早”,在描绘雪花的同时,也暗含了春天的美好期盼,让人感受到冬天与春天的交替之美。

“白玉楼成迷万井”一句,展现了冬雪覆盖下的城市景象,洁白的雪让万家灯火显得更加迷离,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而“青云路绕认双川”则进一步增强了这种错落有致的美感,仿佛在引导人们在这片雪白的世界中找到归属感。

最后,诗人以“轻缣窘幅终难状”自谦,表现了对自己创作能力的谦逊,同时也说明了雪的美丽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借用骚人的美句来传达自己的心声,这种自我反省与对传统的敬仰,使得整首诗在轻松中透出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可笑无毡老郑虔:开头即直接称讽,突出郑虔在寒冷中吟咏的奇特情景。
  • 甘寒忍喜咏丰年:表达了郑虔的乐观精神,即使在寒冷中也能感受到丰收的喜悦。
  • 飞花穿树春疑早:描绘雪花如花般飞舞,表现了冬季的美丽与春天的期待。
  • 秀麦分岐瑞有先:通过麦子生长的情景,传达出对未来丰收的美好预期。
  • 白玉楼成迷万井:雪后城市的景象,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冬日的迷人。
  • 青云路绕认双川:强调自然与人文的交融,表现了对环境的细腻感知。
  • 轻缣窘幅终难状:自谦之语,表明诗人对表达能力的无奈。
  • 却借骚人好句传:强调通过前辈诗人的美句来传达自己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雪花比作飞舞的花朵,生动形象。
  • 对仗:如“白玉楼成迷万井,青云路绕认双川”,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冬雪与丰收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未来丰年的期待。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古典诗词的敬畏与借鉴,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发展。

意象分析:

  • 雪花:象征着洁白与纯净,同时也代表了冬季的寒冷。
  • 丰年:象征着希望和美好的未来,反映了农人对生活的期待。
  • 白玉楼:象征着高洁的理想,描绘出一种理想化的生活状态。
  • 青云路:象征着人生的道路与追求,表现出对未来的希望与探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老郑虔”是指: A. 一位士人
    B. 一位农民
    C. 一位商人
    D. 一位王子

  2. 诗中“飞花穿树”的“花”指的是: A. 春花
    B. 雪花
    C. 秋叶
    D. 夏虫

  3. 诗人用“轻缣窘幅”表达了什么? A. 自夸
    B. 自谦
    C. 自信
    D. 自卑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以自然景象表达情感的诗作。
  • 陶渊明的《饮酒》:展现了对自然与丰收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比较李白的《静夜思》中对月的思考与李弥逊对雪的描绘,两者均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人生感悟,但李白更显孤独,李弥逊则更具乐观向上的色彩。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 《李弥逊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鹧鸪天 围棋一首同星汉 鹧鸪天 落叶 鹧鸪天 广元裕之宫体八首 其一 鹧鸪天 牡丹亭惊梦寻梦 鹧鸪天 鹧鸪天 其一 游周郎赤壁 鹧鸪天 鹧鸪天·真个亲曾见太平 鹧鸪天 纪返里时心情 鹧鸪天 客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黑字旁的字 惊佩 遵厌兆祥 日种 一往无前 碾磨 彼一时,此一时 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馬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择期 包含謡的词语有哪些 俭以养廉 佩服 矛字旁的字 豆字旁的字 金字旁的字 阿结尾的成语 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言之无罪,闻之足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