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越鸟》

时间: 2025-07-12 03:59:34

诗句

背霜南雁不到处,倚棹北人初听时。

梅雨满江春草歇,一声声在荔枝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3:59:34

原文展示:

越鸟 作者: 郑谷 〔唐代〕
诗歌内容:
背霜南雁不到处,
倚棹北人初听时。
梅雨满江春草歇,
一声声在荔枝枝。

白话文翻译:

南方的雁背负着霜寒,却飞不到这里,
靠在船桨上的北方人,初听得这声音。
梅雨季节,江水满溢,春草已经枯竭,
荔枝树上,一声声鸟鸣萦绕不绝。

注释:

  • 背霜:形容南雁身上沾染了霜,象征着寒冷的气候。
  • 倚棹:指依靠桨,形容在船上。
  • 北人:指北方的人。
  • 梅雨:指梅子成熟季节的雨水,通常是指阴雨连绵的季节。
  • 荔枝:一种水果,树上鸟鸣声的来源。

典故解析:

“梅雨”在古代诗歌中常用来描绘春末夏初的季节特征,象征着湿润与生机。荔枝作为一种美味水果,象征着丰收和喜悦。整首诗通过南雁与北人之间的对比,传达出一种季节变迁和人间孤独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谷,字少微,号阮亭,唐代诗人,生于扬州,晚年在江南生活。他的诗风清新婉约,常描绘自然景象和人情冷暖。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郑谷旅居江南时期,表达了他对于春夏交替时节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孤独感。

诗歌鉴赏:

《越鸟》通过描绘春末梅雨季节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前两句中,南雁的背霜和北人的初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南北地域的不同和人们在不同环境下的感受。而后两句则转向对自然的细腻观察,梅雨满江,春草歇,体现了季节的变迁和生命的无常。最后一句“荔枝枝”中的鸟鸣声,仿佛是对春天的感慨和对生命脆弱的叹息。整首诗在意境上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同时又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生机。诗人运用细腻的笔触,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融合在一起,体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背霜南雁不到处:南方的雁因天气寒冷而无法飞抵此地,暗示地方间的隔阂。
    • 倚棹北人初听时:北方人在船上,初次听到这一声,表达了对自然的敏感。
    • 梅雨满江春草歇:描绘梅雨季节,江水泛滥,春草已经枯死,象征生命的无常。
    • 一声声在荔枝枝:鸟鸣声响起在荔枝树上,生动而富有情感。
  •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使用了“南雁”与“北人”,形成对比。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如“初听”体现人对自然的敏感。
  •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命流转的感慨,传达出一种孤独和无奈的情感。

意象分析:

  • 南雁:象征着远方和归属感。
  • 北人:代表陌生的环境和孤独的心情。
  • 梅雨: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 荔枝:带有丰收和美好寓意,衬托出孤独的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南雁”象征什么?
    A. 离别
    B. 归属感
    C. 孤独
    答案:B

  2. “梅雨”在诗中主要指什么?
    A. 春天的雨水
    B. 夏天的干燥
    C. 秋天的丰收
    答案:A

  3.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喜悦
    B. 孤独与思念
    C. 愤怒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相比,郑谷的《越鸟》更加侧重于自然与个人情感的结合,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前者更强调友情,后者则深刻体现出孤独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郑谷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次张祜金山寺之韵 暮秋夜柬宗上人 秋庭 南伐 岁暮卢次楩过邺有感 杨白花 居庸关 重过张氏园林 伏枕 晚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交攀 墓阙 亅字旁的字 釆字旁的字 锦开头的成语 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有头有脸 移东就西 广字头的字 说死说活 姱容修态 解玉 包含纁的词语有哪些 长字旁的字 漕费 身微命贱 鹵字旁的字 忘形之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