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19:45: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19:45:28
春红秋紫绕池台,
个个圆如济世财。
雨后无端满穷巷,
买花不得买愁来。
春天的红花,秋天的紫花环绕着池台,
每一朵花都圆润得像是世间的财富。
雨后没有理由地充满了穷巷,
买花的人却只买来了愁苦。
郑谷(约842—908),字子真,号青山,唐代诗人,主要以五律和绝句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
《苔钱》作于郑谷晚年,正值唐代衰落时期,社会动荡,民生困苦。诗人通过描绘四季花卉,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与感叹,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
《苔钱》是一首动人心弦的诗,短短四句却蕴含了深厚的情感与哲理。开篇通过“春红秋紫”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图景,花朵的色彩鲜艳,仿佛在庆祝生命的美好和富饶。接下来的“个个圆如济世财”,将花朵的美丽与财富联系在一起,暗示了它们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与价值。
然而,转折出现在“雨后无端满穷巷”,雨水之后的街道显得格外清冷,诗人用“无端”二字揭示了生活的不公与无常,暗示即使在美好的自然景象之下,现实却充满了无奈与愁苦。最后一句“买花不得买愁来”则点明了主题,尽管人们渴望美丽与欢乐,最终却只能收获愁苦,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意象的运用,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与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展现了唐代诗歌的深邃与丰富。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秋花卉的美丽与生活的愁苦,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尽管生活中有美好的事物,但现实的苦涩常常让人感到无奈。诗人借花喻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对苦难的反思。
这些意象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社会画卷,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苔钱》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郑谷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济世财”比喻什么?
A. 财富
B. 美丽的花
C. 自然景色
D. 社会利益
“买花不得买愁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悲哀
C. 愤怒
D. 幸福
与郑谷的《苔钱》相比,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同样以自然景物为主题,但更多地关注于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命的感悟。杜甫的《春望》则通过春天的景象反映了国破家亡的哀痛,主题更加沉重。
这些作品在意象与情感上存在共通之处,都描绘了自然与人生活的互动与哲理,但在情感基调上则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