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10:53: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10:53:41
伏枕无穷事,虚堂秋夜深。
松低半窗月,山静数家砧。
老鹤同幽意,寒蒐伴苦吟。
百年儿女计,谁识向平心。
伏着枕头思考无尽的事情,空旷的堂屋中秋夜显得格外深沉。
松树低垂,窗外的月光洒下,山中寂静,只有几户人家的砧板声。
老鹤与我同享这幽静的意境,寒风中的蒐集伴随着我苦苦吟唱。
百年人生的儿女情长,谁能理解我此刻的平静心境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及的“老鹤”常象征长寿与智慧,而“百年儿女计”则反映出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追求。这些意象在古典文学中常常用来表达对生命的感悟与反思。
作者介绍:
谢榛,明代诗人,生于元末明初,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脱俗,以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他的诗作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悟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伏枕》可能是在一个秋夜,诗人独处于静谧的环境中,内心充满了对过往与未来的思索,借助自然景象表达了孤独与沉思的情感。
《伏枕》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主题而引人深思。全诗通过描绘一个静谧的秋夜,传达了人在孤独中对人生的思考。前两句以“伏枕无穷事”开篇,直接引入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出一种无尽的思索与沉重的心情。接下来的“虚堂秋夜深”,则将时间与空间的氛围渲染得格外厚重。
诗中通过“松低半窗月”描绘了一个清幽的夜晚,月光透过低垂的松树洒落在窗边,构成了一幅静谧而美丽的画面。而“山静数家砧”则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气息,这些细腻的描绘让人仿佛置身于其境,感受到夜晚的宁静与孤独。
“老鹤同幽意,寒蒐伴苦吟”两句引入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鸣,老鹤象征着长寿与智慧,诗人在此借助老鹤的意象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刻理解。最后一句“百年儿女计,谁识向平心”,将诗歌推向高潮,表达了对人生目标与情感的深刻思考,质问世人对自我内心的理解与认同。
整首诗在意境上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内心的孤独,探讨了生命的意义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伏枕”指的是什么状态?
A. 睡觉 B. 思考 C. 休息
“松低半窗月”中“半窗”指的是什么状态?
A. 半开的窗 B. 半边窗外的月光 C. 半个窗户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了自己的孤独感?
A. 老鹤 B. 秋夜 C. 砧板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