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3: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3:08
月下呈章秀才
自古悲摇落,谁人奈此何。
夜蛩偏傍枕,寒鸟数移柯。
向老三年谪,当秋百感多。
家贫惟好月,空愧子猷过。
自古以来,悲伤与凋零的事物总是让人感到无奈,谁能对此有所改变呢?夜晚的蟋蟀在枕边轻鸣,寒冷的鸟儿在树枝上时隐时现。如今我被贬谪已三年,到了秋天,感伤之情愈发浓厚。虽然家境贫寒,但我仍然喜欢明月,心中却因无法有所作为而感到羞愧。
刘长卿(约722—780年),字梦得,唐代诗人,官至礼部尚书。他的作品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有“诗人”之称。他的诗多描写山水、咏怀和人情,常蕴含哲理。
此诗创作于他被贬谪期间,心中怀有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对自己处境的无奈与感伤。正值秋季,诗人情感愈发敏感,借月光抒发内心的孤独与忧伤。
《月下呈章秀才》是一首极具感情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反思,展现了他在被贬谪期间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开头两句以“悲摇落”引出主题,表现了人生的无常与悲哀,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深沉的惆怅。接下来的描写“夜蛩偏傍枕,寒鸟数移柯”,通过声音与景象的描绘,将夜的寂静与寒冷感传递给读者,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向老三年谪”这一句,直接表露出诗人的身世与遭遇,时间的流逝带来了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尤其是在秋天这个象征着凋零的季节,使得诗人的感慨愈发显著。最后两句“家贫惟好月,空愧子猷过”则是诗人内心的自省,尽管生活贫困,但对明月的喜爱依旧存在,这种反差更显得他对自己未能有所作为的愧疚与无奈。整首诗以月亮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渴望,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无奈、孤独与思考。通过对秋天的描写与对明月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受,以及在逆境中仍然保持对美好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夜蛩”指的是什么?
a) 蟋蟀
b) 青蛙
c) 鸟类
诗人因为什么原因被贬谪?
a) 政治斗争
b) 个人原因
c) 无法考取功名
诗中“家贫惟好月”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财富
b) 理想与美好
c) 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