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39: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9:55
冬夜宿扬州开元寺烈公房,送李侍御之江东
作者: 刘长卿 〔唐代〕
迁客投百越,穷阴淮海凝。
中原驰困兽,万里栖饥鹰。
寂寂连宇下,爱君心自弘。
空堂来霜气,永夜清明灯。
发后望烟水,相思劳寝兴。
暮帆背楚郭,江色浮金陵。
此去尔何恨,近名予未能。
炉峰若便道,为访东林僧。
这首诗的作者作为一个流落在外的客人,身处遥远的百越地区,四周阴冷,淮河和海岸的寒气沉沉。中原的飞禽被困在艰难的环境中,万里之外的鹰也只能栖息在饥饿的状态中。寂静的夜晚,宇宙之下,我对你的思念之情愈发深厚。空荡的堂屋里,寒霜萦绕,漫漫长夜,只有清明的灯光照亮。发后望着烟水迷蒙的江面,思念之情让我难以入眠。黄昏时分,船帆在楚地的边缘渐行渐远,江水映照着金陵的美景。此去你为何无怨无悔?我却因为名声未能得到而感到遗憾。若是前往炉峰,便可以去拜访东林的僧人。
作者介绍: 刘长卿(约709年-约785年),字逢辰,号谦斋,唐代著名诗人,曾任翰林学士、侍御史等职。他的诗歌以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兼具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作者因政治原因被贬至南方,身处异地,他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李侍御是他的朋友,此诗是送别之作,承载着深厚的友情与对未来的期盼。
刘长卿的这首《冬夜宿扬州开元寺烈公房,送李侍御之江东》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表现了作者在寒冷的冬夜对朋友的深切怀念。全诗以“迁客投百越”开头,表达了自己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无奈。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内心的苦闷与思乡之情。诗人以“寂寂连宇下”传达了夜晚的静谧和孤独,暗示着他对朋友的思念愈发强烈。
诗中运用了“空堂来霜气,永夜清明灯”的对比,寒霜与明灯的相对,使人感受到一股冷清之感,反衬出内心的孤寂与温暖的渴望。接下来的“发后望烟水,相思劳寝兴”更是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水雾弥漫的江面象征着模糊而遥远的情感,令人心生惆怅。
最后几句“此去尔何恨,近名予未能”昭示了对前途的迷茫与未能实现理想的遗憾,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盼与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刘长卿作为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内心世界。
全诗围绕思念与孤寂的主题展开,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未来的不安与期盼,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理想的追求。
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选择题:刘长卿的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思念
C. 愤怒
D. 疲惫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空堂来霜气”主要用来形容____。
判断题:这首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对/错)
李白《送友人》:同样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但更显豪放;而刘长卿则以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更为沉静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