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7:01: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7:01:45
入元襄王第诗
作者: 萧子范 〔南北朝〕
伏轼窥东苑,收泪下玉桥。
昔时方毂处,于今共寂寥。
夹池犹袅袅,仙榭尚迢迢。
一同西靡柏,徒思芳树萧。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元襄王第的感受。他在东苑的月下,忍不住流泪,走下玉桥。曾经热闹的地方,如今却是寂寥无声。池水仍然轻轻摇曳,仙人楼阁依旧遥远。如今与昔日相对的唯有西边的柏树,空余对芳香树木的思念。
此诗中的“东苑”与“玉桥”可以理解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而“仙榭”则常常象征着理想中的安宁和美好。诗中提到的“芳树”可能暗指对往日情感的寄托和思念。
作者介绍:萧子范,字子范,南北朝时期的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历史沧桑的结合。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正是社会动荡、文化交融的时期,诗人通过个人情感的抒发,寄托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
《入元襄王第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强烈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以及对现实时光流逝的无奈。开头的“伏轼窥东苑,收泪下玉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景的欣赏,也有对曾经快乐时光的追忆。接下来的“昔时方毂处,于今共寂寥”则直接表明了过去的热闹与现在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引发读者的共鸣。诗中“夹池犹袅袅,仙榭尚迢迢”,描绘了环境的静谧与美好,然而这种美好却是遥不可及的,这种矛盾深化了诗人的孤独感。“一同西靡柏,徒思芳树萧”则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西边的柏树成为孤独的象征,芳香的树木则是对美好往昔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清新的意象与情感的层层递进,营造出一种淡淡的伤感与怀旧氛围,使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孤独的感慨,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以及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伏轼窥东苑”中的“伏轼”指的是:
A. 坐着的姿势
B. 俯视的姿势
C. 行走的姿势
诗中提到的“玉桥”象征:
A. 普通的桥
B. 美丽与珍贵
C. 古老的桥
“夹池犹袅袅”中“袅袅”表现了:
A. 池水的宁静
B. 池水的波动
C. 池水的冷漠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