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水调歌头·杖屦觅春色》

时间: 2025-05-25 06:30:36

诗句

杖履觅春色,行遍大江西。

访花问柳,都自无语欲成蹊。

不道七州三垒,今岁五风十雨,全是太平时。

征辔晚乘月,渔钓夜垂丝。

诗书帅,坐围玉,尘挥犀。

兴方不浅,领袖风月过花期。

只恐梅梢青子,已露调羹消息,金鼎侍公归。

回首滕王阁,空对落霞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6:30:36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杖屦觅春色 杨炎正 〔宋代〕

杖履觅春色,行遍大江西。访花问柳,都自无语欲成蹊。不道七州三垒,今岁五风十雨,全是太平时。征辔晚乘月,渔钓夜垂丝。诗书帅,坐围玉,尘挥犀。兴方不浅,领袖风月过花期。只恐梅梢青子,已露调羹消息,金鼎侍公归。回首滕王阁,空对落霞飞。

白话文翻译:

我拄着拐杖,寻找春天的景色,走遍了江西的大地。寻访花儿,询问柳树,它们都默默无语,似乎要形成一条小路。没想到七州三垒的边疆,今年却是五风十雨,完全是太平时期。晚上骑马乘着月光,夜里钓鱼垂下钓丝。作为诗书之帅,我坐在玉石环绕的地方,挥动着犀牛角。兴致正浓,引领着风月,度过了花期。只怕梅花枝头的青果,已经透露了调羹的消息,金鼎旁等待公归。回首望向滕王阁,只能空对着落霞飞舞。

注释:

  • 杖履:拄着拐杖,指行走。
  • 大江西:指江西省。
  • 访花问柳:寻访花木,询问柳树,指寻找春天的迹象。
  • 无语欲成蹊:默默无语,似乎要形成一条小路。
  • 七州三垒:指边疆地区。
  • 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指太平时期。
  • 征辔:骑马的缰绳,指骑马。
  • 渔钓夜垂丝:夜里钓鱼。
  • 诗书帅:指诗人自己,有文化修养的领导者。
  • 坐围玉:坐在玉石环绕的地方。
  • 尘挥犀:挥动犀牛角,指有权威。
  • 领袖风月:引领风雅之事。
  • 梅梢青子:梅花枝头的青果。
  • 调羹消息:指调羹的征兆,比喻朝廷的任命。
  • 金鼎侍公归:金鼎旁等待公归,指等待朝廷的任命。
  • 滕王阁:位于江西南昌,著名的古建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炎正(1145年—1211年),字济翁,号东山,南宋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太平盛世的向往。这首《水调歌头·杖屦觅春色》创作于南宋时期,反映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炎正在南宋太平时期创作的,表达了他对和平生活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诗中通过寻访春天的景色,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太平盛世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水调歌头·杖屦觅春色》以寻春为线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太平盛世的向往。诗中“杖履觅春色,行遍大江西”描绘了诗人拄杖寻春的情景,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访花问柳,都自无语欲成蹊”则通过拟人手法,赋予花柳以生命,展现了春天的静谧与美好。“不道七州三垒,今岁五风十雨,全是太平时”一句,对比边疆与内地的景象,突出了太平时期的美好。“征辔晚乘月,渔钓夜垂丝”则通过夜晚的骑马和钓鱼,展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杖履觅春色,行遍大江西”:诗人拄杖寻春,走遍江西大地,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
  2. “访花问柳,都自无语欲成蹊”:寻访花木,询问柳树,它们默默无语,似乎要形成一条小路,展现了春天的静谧与美好。
  3. “不道七州三垒,今岁五风十雨,全是太平时”:对比边疆与内地的景象,突出了太平时期的美好。
  4. “征辔晚乘月,渔钓夜垂丝”:通过夜晚的骑马和钓鱼,展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态度。
  5. “诗书帅,坐围玉,尘挥犀”:诗人自比为诗书之帅,坐在玉石环绕的地方,挥动犀牛角,展现了诗人的权威与风雅。
  6. “兴方不浅,领袖风月过花期”:兴致正浓,引领风雅之事,度过了花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7. “只恐梅梢青子,已露调羹消息,金鼎侍公归”:担心梅花枝头的青果,已经透露了调羹的消息,金鼎旁等待公归,表达了对朝廷任命的期待。
  8. “回首滕王阁,空对落霞飞”:回首望向滕王阁,只能空对着落霞飞舞,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修辞手法:

  • 拟人:如“访花问柳,都自无语欲成蹊”,赋予花柳以生命,展现了春天的静谧与美好。
  • 对比:如“不道七州三垒,今岁五风十雨,全是太平时”,对比边疆与内地的景象,突出了太平时期的美好。
  • 比喻:如“梅梢青子,已露调羹消息”,比喻梅花枝头的青果透露了朝廷任命的消息。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和平生活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通过寻访春天的景色,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太平盛世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杖履:拄着拐杖,指行走,象征着诗人的寻春之旅。
  • 大江西:指江西省,象征着广阔的自然美景。
  • 访花问柳:寻访花木,询问柳树,象征着春天的静谧与美好。
  • 七州三垒:指边疆地区,象征着战乱与不安。
  • 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象征着太平时期的美好。
  • 征辔:骑马的缰绳,象征着诗人的闲适生活。
  • 渔钓夜垂丝:夜里钓鱼,象征着诗人的闲适生活。
  • 诗书帅:指诗人自己,象征着诗人的权威与风雅。
  • 坐围玉:坐在玉石环绕的地方,象征着诗人的高贵与风雅。
  • 尘挥犀:挥动犀牛角,象征着诗人的权威与风雅。
  • 领袖风月:引领风雅之事,象征着诗人的风雅生活。
  • 梅梢青子:梅花枝头的青果,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调羹消息:指调羹的征兆,象征着朝廷的任命。
  • 金鼎侍公归:金鼎旁等待公归,象征着对朝廷任命的期待。
  • 滕王阁:位于江西南昌,著名的古建筑,象征着美好时光的留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杖履觅春色”中的“杖履”指的是什么? A. 拄着拐杖 B. 穿着鞋子 C. 拿着书本 D. 骑着马 答案:A

  2. 诗中“不道七州三垒,今岁五风十雨,全是太平时”中的“五风十雨”形容的是什么? A. 战乱频繁 B. 风调雨顺 C. 风雨交加 D. 风和日丽 答案:B

  3. 诗中“征辔晚乘月,渔钓夜垂丝”中的“征辔”指的是什么? A. 骑马 B. 钓鱼 C. 乘船 D. 步行 答案:A

  4. 诗中“梅梢青子,已露调羹消息”中的“调羹消息”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消息 B. 朝廷的任命 C. 丰收的消息 D. 战争的消息 答案:B

  5. 诗中“回首滕王阁,空对落霞飞”中的“滕王阁”位于哪个城市? A. 杭州 B. 南京 C. 南昌 D. 苏州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诗与杨炎正的《水调歌头·杖屦觅春色》同为水调歌头词牌,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杨炎正的诗有相似的主题。

诗词对比:

  • 杨炎正《水调歌头·杖屦觅春色》与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两首诗都以水调歌头词牌创作,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苏轼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杨炎正《水调歌头·杖屦觅春色》与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辛弃疾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杨炎正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宋词三百首》:收录了苏轼、辛弃疾等宋代诗人的词作,可以与杨炎正的诗作进行对比阅读。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家,有助于深入了解杨炎正的创作背景和社会环境。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戏咏馓子赠邻妪 送襄阳従事李友谅归钱塘 梵天寺见僧守诠小诗清婉可爱次韵 再次前韵?系织锦图上回文? 舒啸亭 洗儿 泛颍 自仙游回至黑水见居民姚氏山亭高绝可爱复憩 次韵致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面伤 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卝字旁的字 天则 为诈 周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周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皮字旁的字 角字旁的字 平地楼台 戈字旁的字 拼音yu的汉字全收录_yu的常用字详解 马旁的字有哪些?带马旁的汉字大全 万绪千头 捺的字有哪些_汉字捺笔顺详解与常见捺字示例 归位 门字框的字 莫予毒也 元枢 娇皮嫩肉 饶字的笔顺详解_正确书写汉字饶的笔画顺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