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52: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52:59
固蔕深根且一邱,少时尝恐斧斤求。
何人比拟明堂柱,几岁经营江汉洲。
终以不才名四海,果然无祸阅千秋。
空山万籁月明底,安得闲眼石枕头。
这棵树根深扎于土,宛如高丘;年少时曾经害怕斧头的砍伐。
有谁能与它相比,像明堂的支柱,经过多少年在江汉洲上经营?
最终因为才华平庸而名声传遍四海,果然没有灾祸可以经历千秋。
在空旷的山中,万籁俱寂,月光明亮,我如何才能在石枕头上安然入睡?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涪翁,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代表了宋代文学的高峰之一。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著称,擅长山水田园诗,融入个人情感和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黄庭坚晚年,反映了他对生命、自然的感悟与哲理思考,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黄庭坚的《次韵和台源诸篇九首之灵椿台》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哲理思考与独特的艺术风格。诗中通过“固蔕深根”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扎根于大地、稳固而不动摇的生命态度,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同时,诗人将自己的命运与自然相结合,反思个人的平庸与时代的无常,发出一种对生命的感慨与对宁静的渴望。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绘“空山万籁”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月明清幽的意境,表现了他对内心宁静、超脱世俗的渴求。全诗情韵悠长,意境深远,体现了黄庭坚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黄庭坚对生命的深刻反思,探讨了个体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与坚韧,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固蔕”指的是什么?
A) 树木的根
B) 大地
C) 月亮
D) 河流
诗人对自己才华的态度是?
A) 自信
B) 自谦
C) 骄傲
D) 怀疑
“空山万籁月明底”的意境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A) 繁华
B) 宁静
C) 喧闹
D) 悲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