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奉和文潜赠无咎篇末多见及以既见君子云胡不》

时间: 2025-07-12 20:37:38

诗句

吾友陈师道,抱独门扫轨。

晁张作荐书,射雉用一矢。

吾闻举逸民,故得天下喜。

两公阵堂堂,此士可摩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20:37:38

原文展示

奉和文潜赠无咎篇末多见及以既见君子云胡不
作者:黄庭坚 〔宋代〕

吾友陈师道,抱独门扫轨。
晁张作荐书,射雉用一矢。
吾闻举逸民,故得天下喜。
两公阵堂堂,此士可摩垒。

白话文翻译

我的朋友陈师道,抱着独特的门径来扫除尘埃。
晁张为他写荐书,用一箭射中雉鸟。
我听说提拔逸民,因此得到了天下的欢喜。
两位公卿阵势雄壮,这位士人可与之匹敌。

注释

字词注释:

  • 独门:独特的门径或方法,指个人的见解或做法。
  • 扫轨:清扫车辙,象征去除旧事物。
  • 荐书:推荐的书信。
  • 射雉:用箭射中的雉鸟,象征精确与成功。
  • 逸民:隐居的士人,寓意有才之士。
  • 摩垒:比喻与优秀的人物并肩作战。

典故解析:

  • 文中提及的陈师道、晁张等人,均为历史上有名的士人,象征着当时士人的风范与理想。
  • “逸民”一词,源于古代对隐士的称呼,强调文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主张“诗中有画”的艺术风格,诗歌清新俊逸,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士人理想与现实矛盾凸显的时代,诗人通过对友人的赞美,表达对理想士人的向往与追求。

诗歌鉴赏

黄庭坚的这首诗通过对朋友的描绘,展现了文人的高洁情操与理想追求。前两句描写了陈师道的独特之处,利用“独门扫轨”传达出一种不落俗套、勇于创新的精神。接着转向晁张的荐书,象征着社会中对才能与德行的认可与支持。最后两句则通过“逸民”与“两公”的对比,抒发了诗人对社会理想的追求与对人才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展示了黄庭坚对士人理想的憧憬和对社会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吾友陈师道,抱独门扫轨。
    诗人在赞美友人时,强调其独特的见解与清新气质。

  • 晁张作荐书,射雉用一矢。
    晁张为陈师道写荐书,象征着对朋友的支持,射中雉鸟比喻一箭双雕,成功而迅速。

  • 吾闻举逸民,故得天下喜。
    提拔有才能的人,能赢得人心,这反映了士人对社会的责任感。

  • 两公阵堂堂,此士可摩垒。
    赞扬陈师道的才能与气度,表明他能够与当权者共谋大业。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射雉”比喻推荐人才的精准。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赞美友人为主旋律,反映了诗人对理想士人的尊重与向往,体现了士人对社会责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独门:象征独特的才华与见解。
  • 荐书:代表对人才的认可与支持。
  • 逸民:隐士的理想与追求,象征社会中的高洁之士。
  • 阵堂堂:表明气势与威仪,象征士人的风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独门”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门
    • B. 独特的见解
    • C. 一种武器
  2. “射雉用一矢”中的“雉”指的是?

    • A. 一种鸟
    • B. 一种植物
    • C. 一种动物
  3. 诗人对“逸民”的态度是?

    • A. 嫉妒
    • B. 向往
    • C. 忽视

答案:1.B,2.A,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 宋代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诗词对比:

  • 黄庭坚与苏轼的作品均体现了士人对理想的追求,但黄庭坚更强调个人的独特与清新,苏轼则更侧重于历史与大局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词三百首》
  2. 《黄庭坚诗文集》
  3.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鹧鸪天 其十一 鹧鸪天 车中寄长安同好 鹧鸪天 七夕二首 其七 鹧鸪天 鹧鸪天三十首 其一 心花 鹧鸪天 逢旧雨夜话 鹧鸪天乙酉元日 鹧鸪天十九首 其十三 鹧鸪天 其二 鹧鸪天 冷红簃逭暑赋得侧艳小词以罗帕澹墨题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玄字旁的字 兆民 胆小如豆 建之底的字 儿女私情 支字旁的字 客路 沈腰潘鬓 岁寒知松柏 马字旁的字 繁会 包含撅的词语有哪些 综合 黑字旁的字 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花好月圆 三惊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