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圩丁词十解 其八》

时间: 2025-04-26 21:40:20

诗句

岸头石板紫纵横,不是修圩是筑城。

传语赫连莫蒸土,霸图未必赛春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0:20

原文展示:

岸头石板紫纵横,不是修圩是筑城。传语赫连莫蒸土,霸图未必赛春耕。

白话文翻译:

在岸边的石板上纵横交错,看来不是在修建圩堤,而是在筑城。传话给赫连,不要急于蒸土,霸权的图谋未必能胜过春天的耕作。

注释:

  • 岸头:指河岸的边缘。
  • 石板:指用石头铺成的板,形容地面。
  • 紫纵横:紫色的石板交错排列,形容颜色和形态。
  • 修圩:修建堤坝,以防洪水。
  • 赫连:指赫连勃勃,可能指某个历史人物或家族。
  • 莫蒸土:不要急于烧制土器或蒸土,意指不要急于求成。
  • 霸图:指图谋霸权的计划。
  • 赛春耕:与春天的耕作相比,暗示即使有雄心壮志,仍然不能替代勤劳的耕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江西人。他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其作品常常表现出对乡土的热爱和对社会现象的关注。

创作背景:

《圩丁词十解》是杨万里在南宋时期创作的一组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此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民间耕作和治理水利的关键时期,诗人借此表达对社会治理和自然耕作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岸边的石板,展现了一幅生动而且富有寓意的画面。诗的开头提到石板紫纵横,暗示着人类的工程与自然景观的交织。诗人以此引入修圩与筑城的对比,实际上是在反映人类在面对自然与社会挑战时所做的选择。接着,诗人通过传语的方式,向赫连发出警告,强调急于追求权力的无用,最终强调了农耕的重要性。这种对比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农业的重视,也隐含了对权力斗争的批判。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表达了对人类活动的反思,以及在权力与自然、斗争与生存之间的辩证关系。诗人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使得作品不仅具备了文学性,也蕴含了深刻的社会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岸头石板紫纵横:描绘了岸边的石板,颜色呈紫色,呈现出一种错综复杂的景象。
  2. 不是修圩是筑城:石板的存在并不是为了修建防洪的堤坝,而是为了建造城市,暗示着人类活动的扩张。
  3. 传语赫连莫蒸土:告诫赫连不要急于求成,要谨慎行事。
  4. 霸图未必赛春耕:即使有雄心壮志的图谋,也未必能胜过春天的耕作,强调了农业的重要性和自然规律的不可违逆。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蒸土”暗指急功近利的行为,反映出对迅速成就的讽刺。
  • 对仗:诗中“修圩”与“筑城”形成对照,增强了诗的艺术感。
  • 意象:岸边的石板、春耕等意象,富含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类活动的反思,强调自然耕作的重要性,批判权力斗争的急功近利,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理。

意象分析:

  • 岸头:象征着人与自然的边界,反映了人类居住与耕作的环境。
  • 石板:代表人类的活动与建设,暗示文明的进步。
  • 春耕:象征着生机与希望,强调自然的规律和农业的价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传语赫连莫蒸土”这句的意思是什么? A. 告诉赫连要努力工作
    B. 告诉赫连不要急于求成
    C. 告诉赫连要修建堤坝

  2. 诗的主题主要是强调: A. 人类的建设
    B. 自然的力量与农业的重要性
    C. 权力的斗争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强调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
  • 王维的《山居秋暝》则描绘了自然的美丽,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两者都与杨万里相似,体现出对自然和农业的重视,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敬畏。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杨万里诗文选》
  • 《宋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雨中花令·百尺清泉声陆续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寿女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单人旁的字 减省 通古达变 先字旁的字 打恭 不避汤火 石字旁的字 厄字旁的字 彐字旁的字 包含能的词语有哪些 凝固点 水米不粘牙 一颦一笑 再拜稽首 与开头的成语 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餐风吸露 忠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