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兰溪解舟四首》

时间: 2025-04-26 20:48:39

诗句

两岸千千万万峰,看来冷白复寒红。

人言雪岭非银岭,三日晴光晒不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48:39

原文展示:

兰溪解舟四首
作者: 杨万里〔宋代〕

两岸千千万万峰,
看来冷白复寒红。
人言雪岭非银岭,
三日晴光晒不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兰溪两岸的山景。远处的山峰层叠成千上万,冷冷的白色和寒冷的红色交织在一起。有人说这些雪岭并不是银色的山岭,但是即使三天的晴天也无法将它们融化。

注释:

  • 千千万万峰:形容山峰数量众多,气势磅礴。
  • 冷白复寒红:描述山峰的颜色,白色和红色交错,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
  • 雪岭:指被雪覆盖的山岭。
  • 银岭:用来比喻雪山,因雪的颜色像银。
  • 三日晴光:三天的阳光照射。
  • 晒不融:阳光照射也无法融化积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他的诗歌常以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自然环境的变化,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现实社会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山水描绘,展现了兰溪周围的自然风光。诗人在描写山峰时,使用了“千千万万峰”的夸张手法,突显出景色的壮丽。冷白与寒红的对比,既描绘了山峰的色彩,也传达出一份清冷的气息,仿佛让人感受到寒风袭来的冷意。诗中提到的“雪岭非银岭”,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述,更是对人们观念的挑战,提出了对自然的深刻反思。诗的最后一句“晒不融”则表达了阳光的无力与大自然的恒久,增强了诗的哲理意味。整体来看,诗歌既有形象的美感,又蕴含着深刻的思考,显示了杨万里对自然的热爱及其深厚的文学造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两岸千千万万峰:描绘了兰溪两岸的山峰,数量众多,展现出自然的壮丽。
  2. 看来冷白复寒红:山峰的颜色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冷白与寒红的色调增强了景色的视觉冲击。
  3. 人言雪岭非银岭:这句引入了人的观点,表示对山峰的不同看法,增加了诗的层次感。
  4. 三日晴光晒不融:即使有阳光,山上的雪依然不化,暗示了自然的力量和永恒。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雪岭比作银岭,形象生动。
  • 对仗:如“冷白复寒红”,形成了音韵的和谐。
  • 夸张:如“千千万万峰”,增强了山的壮观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风光,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同时也暗示了人类面对自然的渺小与无力。自然的美和力量是永恒的,反映了诗人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山峰:象征自然的雄伟与永恒。
  2. 雪岭:象征纯洁与寒冷,代表着自然的严酷。
  3. 阳光:象征希望与温暖,但在此又显得无力,形成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杨万里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冷白复寒红”描绘了什么?

    • A. 水面
    • B. 山峰
    • C. 花朵
    • D. 树林
  3. 诗歌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

    • A. 自然的美
    • B. 人类的渺小
    • C. 阳光的温暖
    • D. 雪的力量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自然描写与王维的山水诗有相似之处,前者偏重于景色的细腻描绘,后者则更注重情感的抒发与哲理的思考。两者都展现了宋代诗歌在自然描写上的成就。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杨万里传》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老病六言十首呈竹溪 春夜温故六言二十首 梅州杨守铁庵 送沈僩 三月十四日陪帅卿出游一首 岁晚书事十首 用强甫蒙仲韵十首 陈倩调真阳尉奉台檄摄潮阳尉小诗将别 用厚后弟强甫韵 又闻边报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希的成语 口字旁的字 口耳相传 铜壁铁墙 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托足无门 毛字旁的字 松爽 外感内滞 项庄之剑,志在沛公 玄天上帝 幾字旁的字 大直若屈 龍字旁的字 革字旁的字 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 粗风暴雨 包含蹙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