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云际寺前山顶却望幡竿、鹧鸪诸山二首》

时间: 2025-05-16 17:54:43

诗句

远近青山列尽屏,近山浓抹远山轻。

高屏已出低屏外,更有孤峰出一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6 17:54:43

原文展示:

远近青山列尽屏,
近山浓抹远山轻。
高屏已出低屏外,更有孤峰出一层。

白话文翻译:

远处和近处的青山像屏风一样排列,近处的山色浓厚,远处的山显得轻盈。高耸的山峰已经超出了低矮的山峦,接着又有一座孤立的山峰跃出另一层。


注释:

  • 青山:指青色的山,象征自然的美。
  • 列尽屏:像屏风一样排列,形容山的层次感。
  • 浓抹、轻:用浓重的笔触描绘近山,用轻柔的笔触描绘远山,体现了山的远近不同。
  • 高屏、低屏:高山和低山的对比,突出层次。
  • 孤峰:指一座独立的山峰,给人以孤独和壮丽的感觉。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涉及具体的历史典故,但可以看作是表达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山水的感悟。宋代诗人常常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反映内心情感和哲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自然。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的繁荣,社会相对稳定,诗人有较为充裕的时间游览山水,感悟自然。诗人通过描写山景,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及其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本诗以四句短小精炼的形式,描绘了青山的层次之美,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观察与感悟。首句“远近青山列尽屏”,用“屏”字形象地比喻出山的排列,给人以空间感,仿佛置身于这片青山之间,心中油然生出一种开阔之感。接着“近山浓抹远山轻”,则通过浓淡的对比,强调了山的远近关系,近处的山色厚重,而远处的山显得轻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

后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层次感,“高屏已出低屏外,更有孤峰出一层”,描绘了高山超越低山的壮丽场景。孤峰的出现不仅增强了诗的纵深感,还象征了个体的独立和超越。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以及对山水的深刻理解,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句:远近的青山形成了一道屏风,展现出壮丽的自然景观。
    • 第二句:近处的山色浓厚而富有层次,远处的山则显得轻盈如烟。
    • 第三句:高山已经超越了低山,暗示着自然的层次分明。
    • 第四句:孤立的山峰再一次突显了自然的雄伟与神秘。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青山比作屏风,形象生动,增强了视觉效果。
    • 对比:通过近山与远山的浓淡对比,突出层次感和空间感。
    • 排比:结构上的层次递进,增强诗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绘青山的层次与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意象分析:

  • 青山:象征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力量。
  • 屏风:代表自然的层次感,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画面。
  • 孤峰:象征独立与超脱,传达出诗人对自我和自然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近山浓抹远山轻”中的“浓”字在这里表达了什么?

    • A. 山的颜色
    • B. 山的层次
    • C. 山的高度
  2. 诗人通过对比近山和远山,想要表达什么?

    • A. 山的美丽
    • B. 山的距离感
    • C. 山的高度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望岳》描绘了高耸的华山,展现了壮丽的山川与个人的豪情;而杨万里的这首诗则更注重对山的层次感与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不同的自然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杨万里传》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枕上 冬晚山房书事 偶思蜀道有赋 书驿壁 晨起偶题 梅花绝句 初夏 望江道中 乞祠久未报 有怀青城雾中道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大男小女 养病院 削衣贬石 釆字旁的字 单人旁的字 两点水偏旁汉字大全_两点水常用字详解 功成名遂 秋兴 见徒 示字旁的字 火言火又念什么字?火言火又的拼音及写法详解 单耳刀的字 论列是非 苗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苗字旁的字 毁廉蔑耻 富贵利达 包含眩的成语 悬繁体字怎么写?悬字繁体书写详解_汉字繁体学习 鬲字旁的字 撤根到底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