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53: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3:56
每爱西园好,清樽到竹亭。
石潭流霁月,崖木杂秋星。
兄弟同晨夕,乾坤任醉醒。
寥寥无识者,空著太玄经。
我总是喜欢西园的美好,清酒杯子送到竹亭。
石潭映照着明亮的月光,崖上的树木点缀着秋天的星星。
兄弟们一起度过晨昏,天地之间随意地醉与醒。
那些少数无知的人,空自著书于《太玄经》。
作者介绍:王鸿绪(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常以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相结合,表达诗人的情感和哲理。
创作背景:本诗可能创作于王鸿绪在西园游玩时,抒发他对自然与兄弟情谊的热爱。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和人际关系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在清代,社会动荡与文化复兴并存,知识分子内心的追求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成为重要的创作主题。
《西园》是王鸿绪的一首颇具风格的诗,展现了清代诗人对自然和人际关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两句,以“每爱西园好,清樽到竹亭”引出主题,诗人以个人情感为引子,表现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人相聚的期待。接下来的“石潭流霁月,崖木杂秋星”则通过生动的意象,将西园的自然景色描绘得如诗如画,月光与星辰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深邃的氛围。
在描写与兄弟的关系时,诗人以“兄弟同晨夕,乾坤任醉醒”表达了与兄弟共度时光的惬意与自由,似乎不受世俗的束缚,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谊和对生活的热情。
最后两句“寥寥无识者,空著太玄经”则反映了诗人对世间无知者的轻视,似乎在告诫人们,真正的智慧在于对自然的理解与内心的感悟,而非空洞的书本知识。从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更是一种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诗人洒脱的个性和深邃的思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赞美自然之美和人际关系的真挚,表达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思考,强调了内心的自由与对人生的感悟。
诗词测试:
《西园》的作者是?
a) 杜甫
b) 王鸿绪
c) 李白
答案:b) 王鸿绪
诗中提到的“清樽”指的是什么?
a) 酒杯
b) 灯笼
c) 椅子
答案:a) 酒杯
诗中“寥寥无识者”意指什么?
a) 聪明人
b) 无知者
c) 学者
答案:b) 无知者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鸿绪的《西园》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在主题上都有对自然和友情的描绘,但王鸿绪更注重于兄弟之情的细腻,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个人的孤独与对自由的向往,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前者显得温馨,后者则带有一丝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