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8:09: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09:36
中和节后社前时,春到园林最晚枝。
弄水不冰携扇手,登台犹粟向风肌。
鸟乌声里山光湿,花柳阴中日脚迟。
北望翟园春正闹,海棠锦绕雪酴醾。
在中和节之后的社前时节,春天来到园林时最晚的树枝已经发芽了。
玩水时水还没有结冰,手中握着扇子,登上台子依然感到肌肤微凉。
在鸟鸣声中,山间的光线显得湿润;在花柳的阴影下,阳光的移动显得缓慢。
北望翟园,春意正浓,海棠花如锦绣般环绕,雪白的酴醾花也争相开放。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阮亭,南宋诗人,因其诗风清新、自然、贴近生活而著称,被称为“江西诗派”的代表之一。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与人情世态,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连天观望春忆毗陵翟园》创作于春天,诗人在中和节前后游园时,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回忆起毗陵的翟园,寄托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杨万里的《连天观望春忆毗陵翟园》是一首描绘春景的诗作,诗中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诗以写景为主,融合了诗人对园林春色的细腻观察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开篇点明时节,以“中和节后”引入,给人以时间的提醒,接着以“春到园林最晚枝”描绘出春天的到来,强调春意盎然,但又不失一丝迟来的温暖。通过“弄水不冰”、“登台犹粟”等意象,表现出春天的初暖,带来一丝清凉的感觉,这种春日的气息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渴望和感受。
接下来的“鸟乌声里山光湿,花柳阴中日脚迟”则进一步深化了春日场景的描绘,鸟儿的鸣叫声与湿润的山光交相辉映,描摹出一种和谐的自然氛围。最后两句“北望翟园春正闹,海棠锦绕雪酴醾”则是全诗的高潮,描绘了翟园中春花烂漫的景象,海棠花与酴醾花的交织,生动展示了春天的繁华与生机,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烈向往与赞美。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美景与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向往,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中和节”是什么时候的节日?
A. 秋季
B. 春季
C. 夏季
诗中提到的“翟园”有什么象征意义?
A. 代表冬天
B. 代表春天的繁华
C. 代表秋天的凋零
诗中“弄水不冰”体现了春天的哪种特征?
A. 凉爽
B. 炎热
C. 寒冷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