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和如庵 其六》

时间: 2025-05-06 23:22:37

诗句

飞蛾扑扑误占灯,火色何人要上腾。

我已澹然忘世味,蒲团纸帐只依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3:22:37

原文展示:

飞蛾扑扑误占灯,火色何人要上腾。我已澹然忘世味,蒲团纸帐只依僧。

白话文翻译:

飞蛾扑向灯光,误以为是光明的归宿,然而那火色又有谁会想要升腾呢?我已经淡然地忘却了世间的味道,蒲团和纸帐只依赖于僧人。

注释:

  • 飞蛾扑扑:形容飞蛾扑向灯火的样子,象征愚蠢和无知。
  • 火色:指火焰的颜色,这里暗示着对危险的无知。
  • 澹然:形容心境平静、淡然。
  • 世味:指世间的种种感受和滋味,暗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 蒲团纸帐:蒲团是坐垫,纸帐是简陋的帐篷,象征简朴的僧人生活。

典故解析:

这首诗并没有直接引用某个典故,但“飞蛾扑火”常用来比喻追逐危险或不明事物的愚行。在历史上,许多文人都曾借此形象来表达对世俗诱惑的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孝祥(生卒年不详),字君雅,号惭愧,南宋时期的词人、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往往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现状的关怀,作品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张孝祥隐居的岁月,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他在动荡时代中的内心挣扎。

诗歌鉴赏:

《和如庵其六》通过描绘飞蛾扑灯的场景,展现了对世俗的无奈与反思。飞蛾是对世俗生活的象征,愚蠢地向光明扑去,象征着人们对光明的追求却不知其危险。接着,诗人以“火色何人要上腾”反问,表达了对这种盲目追求的讽刺与无奈。接下来的两句则转为内心的独白,诗人已然淡然自若,选择了忘却世间的欲望,宁愿依附于简单的僧人生活,体现出对内心宁静的追求。整首诗在简洁的文字中蕴含了丰富的哲理,表达了对人生选择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飞蛾扑扑误占灯:飞蛾在夜晚误扑向灯,象征着人们在追求光明和名利时的盲目与愚蠢。
  • 火色何人要上腾:火焰的色彩让人陷入迷惑,反问世间的追求是否真有意义。
  • 我已澹然忘世味:诗人已心如止水,淡然忘却了世间的喜怒哀乐。
  • 蒲团纸帐只依僧:选择简单的生活,只依靠僧人的教诲,表现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飞蛾扑火比喻世人盲目追求名利。
  • 对仗:诗中“飞蛾扑扑”和“火色”形成对比,增强了文本的节奏感。
  • 反问:通过反问句式引导读者思考世俗生活的意义。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冷静与超然,强调了内心宁静的重要性,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飞蛾:象征盲目追求与愚蠢。
  • 灯火:代表世俗的诱惑与光明的象征。
  • 蒲团纸帐:象征简朴的生活和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飞蛾扑扑”所象征的是什么?

    • A. 明智选择
    • B. 盲目追求
    • C. 内心平和
    • D. 生活富裕
  2. 诗人所选择的生活方式是:

    • A. 奢华生活
    • B. 隐士生活
    • C. 商人生活
    • D. 官场生活
  3. 诗中的“火色”指代:

    • A. 光明
    • B. 危险
    • C. 温暖
    • D. 兴奋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张孝祥的《和如庵其六》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前者更多的是对世俗的反思,而后者则是在思乡时的情感寄托。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前者显得更为淡然,后者则更为感伤。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忆李白 洞仙歌(为叶丞相作) 鹊桥仙(赠人) 玉真书院经德堂 寿朱文公 感皇恩·七十古来稀 破阵子·菩萨丛中惠眼 念奴娇(重九席上) 送剑与傅岩叟 贺新郎·下马东山路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薏苡之谤 黄字旁的字 备选 乌鹊通巢 衣披群生 包含幄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圈的词语有哪些 谯呵 领絜 山行海宿 鳥字旁的字 迎门请盗 凵字底的字 一字旁的字 包含铢的词语有哪些 詶言 众毛飞骨 三点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