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水调歌头 其三 泛湘江》

时间: 2025-05-10 19:03:19

诗句

濯足夜滩急,晞发北风凉。

吴山楚泽行遍,只欠到潇湘。

买得扁舟归去,此事天公付我,六月下沧浪。

蝉蜕尘埃外,蝶梦水云乡。

制荷衣,纫兰佩,把琼芳。

湘妃起舞一笑,抚瑟奏清商。

唤起九歌忠愤,拂拭三闾文字,还与日争光。

莫遣儿辈觉,此乐未渠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9:03:19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 其三 泛湘江
作者: 张孝祥 〔宋代〕

濯足夜滩急,晞发北风凉。
吴山楚泽行遍,只欠到潇湘。
买得扁舟归去,此事天公付我,
六月下沧浪。
蝉蜕尘埃外,蝶梦水云乡。
制荷衣,纫兰佩,把琼芳。
湘妃起舞一笑,抚瑟奏清商。
唤起九歌忠愤,拂拭三闾文字,
还与日争光。
莫遣儿辈觉,此乐未渠央。

白话文翻译:

夜间在急流的滩涂上洗脚,
头发在北风中晾干,
走遍了吴山和楚泽,却只差未到潇湘。
买了一只小船归去,这一切都是天公安排给我的,
正好在六月的沧浪中漂流。
蝉蜕去尘埃,梦见水云的乡村。
我制作荷衣,佩戴兰花,把美好的芳香带上。
湘妃起舞笑着,抚琴奏响清商乐曲。
唤起《九歌》的忠诚与愤懑,
拂去三闾大夫的文字,
还与太阳争辉。
不要让儿辈们觉察,这乐趣尚未到达中心。

注释:

字词注释:

  • 濯足:洗脚。
  • 晞发:晒干头发。
  • 潇湘:指湘江,古称潇水与湘水,风景秀丽。
  • 扁舟:小船。
  • 蝉蜕:蝉脱去外壳,象征脱离尘世。
  • 荷衣:用荷叶制成的衣服,象征清新。
  • 兰佩:兰花制作的佩饰,象征高雅。
  • 湘妃:传说中的湘妃,代表优雅与舞蹈。
  • 九歌:屈原的作品,表达忠诚与愤懑。
  • 三闾:指屈原,三闾大夫,寓意清白与忠贞。

典故解析:

  • 湘妃:源于古代楚国的传说,湘妃因思念丈夫而化为湘江的水。
  • 九歌:出自屈原的《九歌》,表达对祖国的忠诚和对政治的愤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孝祥,宋代诗人,字子华,号澹斋,生于南宋时期,因其作品具有强烈的个性与情感,特别是在词作上有较高的成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作于张孝祥游历湘江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以及对故国的思念之情,反映了他对社会时局的不满与个人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张孝祥在《水调歌头 其三 泛湘江》中,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他对湘江的热爱与思考。诗的开头“濯足夜滩急,晞发北风凉”描绘了诗人在湘江夜晚的情景,感受到自然的清爽与舒适,由此引入对湘江的向往。接下来的“吴山楚泽行遍,只欠到潇湘”则表现出他游历的广泛和对湘江的期待,显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随着诗意的深入,诗人通过“买得扁舟归去,此事天公付我,六月下沧浪”表现出一种洒脱与随性,仿佛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他渴望在自然中寻找自由与乐趣,思绪随波逐流,远离世俗的纷扰。随后“蝉蜕尘埃外,蝶梦水云乡”则突显了诗人心灵的净化与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对湘妃的描绘,展现了他对优雅与艺术的向往,体现了对文化的思考。“唤起九歌忠愤,拂拭三闾文字”不仅表达了他对历史的敬仰,也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最后一句“莫遣儿辈觉,此乐未渠央”则引导读者思考,诗人希望这种乐趣与美好能够得以延续,传递给后代,反映了他对未来的期许与责任感。

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展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濯足夜滩急:描绘诗人在急流的滩涂上洗脚,暗示一种放松与自然的交融。
  2. 晞发北风凉:北风凉爽,洗发后的清新感受,象征着自由与无拘束。
  3. 吴山楚泽行遍:游历了广阔的山水,展示了诗人的游历经历与视野。
  4. 只欠到潇湘:强调对湘江的向往,暗示着一种未竟的理想。
  5. 买得扁舟归去:表现诗人对归乡的渴望,象征着对故土的思念。
  6. 此事天公付我:感慨命运的安排,诗人认为这一切皆是天意。
  7. 六月下沧浪:夏季的江水,生机盎然,象征着青春与希望。
  8. 蝉蜕尘埃外:蝉蜕去外壳,暗示脱离世俗,追求净化。
  9. 蝶梦水云乡:梦中幻想的理想世界,象征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10. 制荷衣,纫兰佩:制作荷衣与佩戴兰花,体现诗人的清雅与品味。
  11. 湘妃起舞一笑:湘妃的舞姿与笑容,展现出优雅与艺术的灵动。
  12. 抚瑟奏清商:抚琴奏乐,表达对文化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
  13. 唤起九歌忠愤:借用《九歌》表达对祖国的忠诚与对政治的愤懑。
  14. 拂拭三闾文字:拂去屈原的文字,强调对清白与忠贞的追求。
  15. 还与日争光:希望与阳光争辉,展现出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16. 莫遣儿辈觉:希望后代不知这份乐趣未及中心,表明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蝉蜕尘埃”,象征清新脱俗。
  • 拟人:如“湘妃起舞”,赋予自然以生动的情感。
  • 对仗:如“制荷衣,纫兰佩”,增强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湘江的热爱与思考,结合个人的理想与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文化的传承。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湘江:象征着自然与自由,诗人对故乡的眷恋。
  2. 扁舟:代表归宿与出行,寄托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3. 蝉蜕:象征脱离尘世,追求纯净与自由。
  4. 荷衣、兰佩:象征清雅与高洁,体现诗人的品味与追求。
  5. 湘妃:代表艺术与优雅,传达出对文化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张孝祥的《水调歌头 其三 泛湘江》主要描绘了哪个地方的美景?

    • A. 长江
    • B. 湘江
    • C. 黄河
    • D. 太湖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九歌”是指_____的作品。

  3. 判断题:诗中“蝉蜕尘埃外”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厌倦与追求清新的情感。(对/错)

答案:

  1. B. 湘江
  2. 屈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的代表作,表达忠诚与忧国的情怀。
  • 《水调歌头》:苏轼的著名词作,表达对人生与理想的思考。

诗词对比:

比较张孝祥与苏轼在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哲理的不同角度,张孝祥更倾向于个人的游历与思考,而苏轼则更注重对人生的感悟与哲理的探讨。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屈原与他的时代》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瑞鹧鸪 赠歌童阿珍 瑞鹧鸪 其一 瑞鹧鸪 其四 赋得春雪梅花,和东坡韵 瑞鹧鸪 瑞鹧鸪 瑞鹧鸪 瑞鹧鸪 赠郭公 瑞鹧鸪 途次见桃花,有怀作 瑞鹧鸪 瑞鹧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丶字旁的字 易同反掌 祆庙 花枝招展 包含盈的成语 帝谟 骨字旁的字 占着茅坑不拉屎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梧丘之魂 包含涉的成语 成宿 翂翂翐翐 缶字旁的字 齲字旁的字 尢字旁的字 光复旧物 研肄 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