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虞美人(中秋前两夜作)》

时间: 2025-04-26 05:18:39

诗句

芙蓉池畔都开遍。

又是西风晚。

霁天碧净暝云收。

渐看一轮冰魄、冷悬秋。

闽山层叠迷归路。

把酒宽愁绪。

旧欢新恨几凄凉。

暗想瀛洲何处、梦悠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18:39

原文展示

《虞美人(中秋前两夜作)》
作者:曾觌 〔宋代〕

芙蓉池畔都开遍。
又是西风晚。
霁天碧净暝云收。
渐看一轮冰魄冷悬秋。
闽山层叠迷归路。
把酒宽愁绪。
旧欢新恨几凄凉。
暗想瀛洲何处梦悠扬。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景象,芙蓉花在池边盛开,西风已经吹起,傍晚的气息渐浓。天色晴朗,云层散去,渐渐看见一轮清冷的明月高挂在空中。远处的闽山重重叠叠,让人迷失了归路。举杯畅饮,试图舒缓心中的愁苦。往日的欢愉与当下的新怨让人感到几分凄凉,心中暗自思念那遥远的瀛洲,梦中又将何处悠扬呢?

注释

  • 芙蓉:指荷花,常用来象征美丽。
  • 西风:指秋天的风,带有凄凉的意味。
  • 霁天:晴朗的天空。
  • 碧净:形容天空清澈而明亮。
  • 冰魄:指月亮,寓意其清冷的光辉。
  • 闽山:指福建的山,可能是作者的故乡。
  • 瀛洲:传说中的海上仙境,象征理想的归宿或梦想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觌,字德明,号汝舟,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风格清新、婉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中秋前夕,正值秋天,诗人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色,表达了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思考,内心充满了愁绪与孤独感。

诗歌鉴赏

这首《虞美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中秋之夜的自然美景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以“芙蓉池畔都开遍”引入,立刻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但随即提到“又是西风晚”,将读者的情绪引向了一种凄凉的秋意。霁天的描绘不仅为之后的月亮铺垫了背景,更增添了诗的宁静与清新。

“渐看一轮冰魄冷悬秋”一句,月亮的冷清与秋夜的凄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在此刻感受到的孤独感也愈发明显。接下来的“闽山层叠迷归路”则暗示了诗人对归属感的渴望与迷惘。最后几句“把酒宽愁绪”和“暗想瀛洲何处梦悠扬”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酒虽可解忧,但心中的旧欢新恨依然让他感到无奈与凄凉。

整首诗以景衬情,通过细致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过去与未来的思索,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芙蓉池畔都开遍:描绘池边的芙蓉花盛开的景象,象征着生机与美丽。
  2. 又是西风晚:引入秋季的西风,带来一种萧瑟的气氛。
  3. 霁天碧净暝云收:晴朗的天空,云彩渐散,为月亮的升起铺垫。
  4. 渐看一轮冰魄冷悬秋:月亮如冰魄般冷清,悬挂在秋空中,暗示了诗人的孤独感。
  5. 闽山层叠迷归路:重重叠叠的山影让人迷失方向,象征着对归属的思考。
  6. 把酒宽愁绪:举杯饮酒,试图舒解心中的忧愁。
  7. 旧欢新恨几凄凉:回忆往日的快乐与现今的怨恨,感到几分凄凉。
  8. 暗想瀛洲何处梦悠扬:心中暗想理想的归宿(瀛洲),感叹梦的遥远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冰魄”,形容其清冷与高远。
  • 对仗:如“旧欢新恨”形成了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冲突。
  • 意象:运用“芙蓉”、“西风”、“冰魄”等意象,营造出深秋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情感交织,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孤独与愁苦的深刻感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芙蓉:美丽与青春的象征,代表着过往的美好。
  2. 西风:秋天的象征,带来凄凉与孤独的感觉。
  3. 冰魄:月亮的象征,象征清冷与高远的理想。
  4. 闽山:故乡的象征,表达对归属感的渴望。
  5. 瀛洲:理想中的仙境,象征内心的追求与梦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芙蓉池畔都开遍”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把酒宽愁绪”中,诗人用什么方式来舒解心中的愁苦?

    • A. 唱歌
    • B. 饮酒
    • C. 旅行
    • D. 写诗
  3. “暗想瀛洲何处梦悠扬”中的“瀛洲”指的是什么?

    • A. 现实中的地方
    • B. 传说中的仙境
    • C. 一座山
    • D. 一条河

答案

  1. C. 秋天
  2. B. 饮酒
  3. B. 传说中的仙境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的作品,同样表达了中秋节的思考与情感。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曾觌的《虞美人》与苏轼的《水调歌头》:两者都描绘了中秋夜的景象与情感,但曾觌更侧重于个体的孤独与愁苦,而苏轼则表现了对团圆与理想的渴望。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收录了大量宋代词作,了解当时的诗词风格。
  • 《古诗十九首》:对古诗的理解与分析,帮助深入了解古代诗人的情感表达。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顾马湖孔昭四首 其四 送顾马湖孔昭四首 其三 送顾马湖孔昭四首 其二 汉阳逢故人 春思 凤凰山园杂咏五首 其五 彩云岩 凤凰山园杂咏五首 其三 香圃 凤凰山园杂咏五首 其二 月轩 观鸳鸯赠客 送范静之迁威州五首 其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论谏 见字旁的字 渴心生尘 行开头的成语 包含翩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鬼的词语有哪些 不亢不卑 谈禅 耂字旁的字 开夜车 析中 余旨 靣字旁的字 扇惑人心 略识之无 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累开头的成语 犬字旁的字 遭际时会 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