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18: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18:39
《虞美人(中秋前两夜作)》
作者:曾觌 〔宋代〕
芙蓉池畔都开遍。
又是西风晚。
霁天碧净暝云收。
渐看一轮冰魄冷悬秋。
闽山层叠迷归路。
把酒宽愁绪。
旧欢新恨几凄凉。
暗想瀛洲何处梦悠扬。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景象,芙蓉花在池边盛开,西风已经吹起,傍晚的气息渐浓。天色晴朗,云层散去,渐渐看见一轮清冷的明月高挂在空中。远处的闽山重重叠叠,让人迷失了归路。举杯畅饮,试图舒缓心中的愁苦。往日的欢愉与当下的新怨让人感到几分凄凉,心中暗自思念那遥远的瀛洲,梦中又将何处悠扬呢?
曾觌,字德明,号汝舟,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风格清新、婉约。
这首诗作于中秋前夕,正值秋天,诗人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色,表达了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思考,内心充满了愁绪与孤独感。
这首《虞美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中秋之夜的自然美景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以“芙蓉池畔都开遍”引入,立刻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但随即提到“又是西风晚”,将读者的情绪引向了一种凄凉的秋意。霁天的描绘不仅为之后的月亮铺垫了背景,更增添了诗的宁静与清新。
“渐看一轮冰魄冷悬秋”一句,月亮的冷清与秋夜的凄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在此刻感受到的孤独感也愈发明显。接下来的“闽山层叠迷归路”则暗示了诗人对归属感的渴望与迷惘。最后几句“把酒宽愁绪”和“暗想瀛洲何处梦悠扬”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酒虽可解忧,但心中的旧欢新恨依然让他感到无奈与凄凉。
整首诗以景衬情,通过细致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过去与未来的思索,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情感交织,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孤独与愁苦的深刻感受。
诗中“芙蓉池畔都开遍”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把酒宽愁绪”中,诗人用什么方式来舒解心中的愁苦?
“暗想瀛洲何处梦悠扬”中的“瀛洲”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