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7:41: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7:41:51
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
作者: 刘禹锡 〔唐代〕
看画长廊遍,寻僧一径幽。
小池兼鹤净,古木带蝉秋。
客至茶烟起,禽归讲席收。
浮杯明日去,相望水悠悠。
在秋日的阳光下,我漫步于鸿举法师的寺院,想要送别朋友回江陵。
长廊处的画面如同一幅幅画卷,我在幽静的小道上寻觅僧人。
小池塘清澈,白鹤飞翔,显得格外宁静;古老的树木中,蝉声轻轻响起,透出秋天的气息。
客人来到,茶烟袅袅升起,鸟儿归巢,讲座也结束了。
我举杯相送,明日就要离去,彼此遥望,水面悠悠。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鸿举法师”可能指代一位名叫鸿举的高僧,是当时佛教文化的代表。诗中所描绘的寺院、茶烟、白鹤等意象,反映了当时士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及对自然的热爱。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字梦得,号醉吟先生,湖南人。他是“元和十大家”之一,擅长诗、文,尤其以诗歌和散文闻名。刘禹锡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幽默、机智与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秋天,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送别之情,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佛教文化的欣赏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寺院环境的描绘,增添了诗的情感层次,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是一首融合了自然美和人文情感的诗,刘禹锡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的寺院景色,诗中通过“看画长廊遍,寻僧一径幽”展现了诗人对于静谧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即以“画长廊”引入,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同时也暗含着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用“小池兼鹤净,古木带蝉秋”描绘出一幅秋日水墨画,白鹤的清雅与古木的苍劲相得益彰,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自然氛围。接着“客至茶烟起,禽归讲席收”一句,表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茶烟升起,象征着温馨的交谈与友谊,而鸟儿归巢则寓意着归属与宁静。
最后两句“浮杯明日去,相望水悠悠”,在送别的时刻,诗人举杯相送,既表现了惜别之情,也透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不舍。水的悠远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际关系的绵长,令人感受到一种深刻的哲思。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友谊、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惜与送别时的感伤,同时也反映了对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看画长廊遍”主要描绘了什么?
A. 风景优美的山川
B. 寺院的艺术氛围
C. 战争的惨烈
“浮杯明日去”中的“浮杯”意为?
A. 忘记
B. 举杯畅饮
C. 泡茶
诗人所描绘的环境主要是?
A. 城市街道
B. 寺院与自然
C. 战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的美妙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