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08:18: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8:18:55
风入松 夜卧见月起 其一
作者:卢青山
先生近作睡中豪,龟壳拄床腰。
者番微酒先难任,更无奈秋气萧条。
未脱清凉绒罩,唯凭远梦飘遥。
悄然玉白不曾邀,漫过碧窗绡。
平生好月能逢几?莫辜负人世今宵。
庭树起来风满,无言弄遍寒箫。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夜秋凉中,卧床而梦见明月的情景。诗人首先描述自己在梦中豪放的状态,靠着龟壳支撑的床,似乎有些醉意,却又感受到秋天的萧条。身上尚未脱掉保暖的绒罩,只有依靠远方的梦境在飘荡。明亮的月光悄然无声地溜过窗纱,令他不由地思考一生中能与明月相逢几次,因此感叹此刻的美好,不应辜负。这时,庭院的树木在夜风中摇曳,仿佛在无声地演奏着寒箫的旋律。
作者介绍:卢青山是当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情感表达在当代诗坛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作品常常回归自然,反映内心的感受,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一个秋夜,诗人通过对夜晚的描绘,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却也是感伤的时刻,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过去的思考和对当下的珍惜。
这首《风入松 夜卧见月起 其一》在意象的营造上极为成功,诗人以“睡中豪”开篇,展现出一种洒脱与自由的精神状态。接着,通过“龟壳拄床腰”的细节描写,暗示了安稳与放松的生活状态。然而,随着“秋气萧条”的出现,诗人对生活的感慨愈发显得深邃。这里的“微酒”既是放松的象征,也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一种怀念,诗人在享受当下的同时,心中隐隐流露出对岁月无情的感伤。
“未脱清凉绒罩,唯凭远梦飘遥”一句,展现了诗人对梦境的寄托和对现实的逃避。梦是自由的,而现实却是萧瑟的秋夜。接下来的“悄然玉白不曾邀”,则直接描绘了月光的美丽与静谧,映射出一种孤独的优雅。诗人对月亮的喜爱反映出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惜,“莫辜负人世今宵”则是对生活的积极态度,鼓励人们珍惜眼前之美。
最后的“庭树起来风满,无言弄遍寒箫”更是以音乐的意象收尾,寓意着大自然的和谐与诗人内心的共鸣,整首诗在清晰的意象与情感交融中,传达出一种对生命深刻的理解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对夜晚月色和秋风的描写,探讨了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当下时光的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微酒”指的是什么?
A. 醉酒
B. 轻酒
C. 微薄的酒意
D. 以上皆是
“玉白”在诗中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月光
B. 水
C. 霜
D. 叶子
诗人在思考“平生好月能逢几”的时候,反映出的情感是什么?
A. 失落
B. 幸福
C. 感慨与珍惜
D. 忧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