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千秋岁·园林翠幄》

时间: 2025-04-30 05:14:03

诗句

园林翠幄。

妆点青春色。

犹觉蓂留七叶。

崧神今日降,产此真英杰。

蟾宫客,尽推一代文章伯。

富贵何心得。

积善多阴德。

那管青衫白发。

儿孙俱满目,诗礼传衣钵。

长不老,蓝桥是个神仙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14:03

原文展示:

《千秋岁·园林翠幄》

园林翠幄。妆点青春色。犹觉蓂留七叶。崧神今日降,产此真英杰。蟾宫客,尽推一代文章伯。富贵何心得。积善多阴德。那管青衫白发。儿孙俱满目,诗礼传衣钵。长不老,蓝桥是个神仙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园林,装饰得如同青春的色彩。依然感觉到这些景色如同蓂荆留存的七片叶子。今天,崧神降临,带来了真正的英杰。在月宫的客人们,大家都推崇这一代的文章大家。对富贵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呢?只要积累善行和阴德。无论青衫白发,我的儿孙都充满在眼前,诗书礼仪传承着衣钵。长生不老,蓝桥就是个神仙的居所。


注释:

  • 翠幄:形容园林的绿色景致,似乎是一种帐篷或覆盖物,给人以遮蔽与美感。
  • 妆点:装饰,点缀的意思。
  • 蓂留七叶:指的是蓂荆的叶子,象征着青春与生命的延续。
  • 崧神:古代神话中的神明,象征着高贵和尊贵的气质。
  • 蟾宫客:此处指代月宫的神仙,以示对文学才华的赞美。
  • 青衫白发:分别指年轻和老年,表达人生的不同阶段。
  • 蓝桥:传说中的神仙居所,象征着超凡脱俗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该词的作者为佚名,生活在宋代。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诗词高度发展的时期,诗人们多以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为主题。

创作背景:此词可能是在一个美好的春天或夏天的时节,诗人漫步于园林之中,感慨生命与岁月,表达对文学的追求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千秋岁·园林翠幄》是一首充满生活哲理的词作,通过对园林美景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青春、文学、人生和道德的深刻思考。诗中“园林翠幄”传达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息,让人联想到自然的美好和青春的焕发;而“犹觉蓂留七叶”则把人们的目光引向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体现出一种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望。

接下来的“崧神今日降,产此真英杰”表明了一种对当代文人的赞美,似乎在说,正是神明的庇佑才让这些优秀人才相继涌现。然后诗人转向对世俗富贵的反思,认为真正的价值在于积善与阴德,这种道德观念在古代文化中十分重要。

最后,诗人在描绘个人生活时,提到了“儿孙俱满目,诗礼传衣钵”,展现了一种家庭的温暖与文化的传承,表明自己对文学的热爱和对后代的期望,传达出一种人生态度的平和与满足。整首词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总结。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园林翠幄”:描绘出园林的美丽景致,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2. “妆点青春色”:强调青春的色彩,渗透出对年轻时光的珍惜。
  3. “犹觉蓂留七叶”:感叹时间流逝,尽管青春会逝去,但美好的记忆依然留存。
  4. “崧神今日降,产此真英杰”:表达对当代优秀文人的敬意,仿佛这些人才是神明的恩赐。
  5. “富贵何心得”:质疑物质富贵的价值,强调内在德行的重要性。
  6. “儿孙俱满目,诗礼传衣钵”:描绘了家庭和睦、文化传承的美好愿景。
  7. “长不老,蓝桥是个神仙宅”:传达对长生与超凡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园林比喻为青春,强调生机与活力。
  • 对仗:整首词在对仗上颇具匠心,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崧神的降临使诗歌具有人情味,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词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生的沉思与对文学、道德的崇敬,强调内在修养的重要性,同时也表现出对家庭和文化传承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园林:象征着生命和青春的美好。
  2. 翠幄:代表自然的繁茂和生机。
  3. 崧神:寓意高贵与灵感的来源。
  4. 蟾宫:象征着文学的高峰与理想的追求。
  5. 蓝桥:隐喻超凡脱俗的生活和长生不老的愿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园林翠幄”意指什么? A. 贫瘠的土地
    B. 美丽的园林
    C. 破落的房屋

  2. “积善多阴德”强调了什么? A. 财富的积累
    B. 道德的重要性
    C. 声望的提升

  3. “蓝桥是个神仙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A. 对物质的追求
    B. 对长生不老的向往
    C. 对名利的渴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诗词对比

  • 辛弃疾的作品常描绘豪情壮志与对国事的忧虑,而《千秋岁·园林翠幄》则更多表现个人生活的恬淡与对道德的重视。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明显的差异,但都体现了宋代文学的丰富内涵。

参考资料:

  1. 《宋词三百首》
  2.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3.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野池 雨过山村 乐神曲录三 其三 青苗神 乐神曲录三 其二 乡厉 乐神曲录三 其一 太湖神 题竹赠施尧卿 题画赠沈臞樵先生 咏剑 吴淞渔乐 得故人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用舍行藏 巴巴结结 裂石停云 遣兴陶情 山肴野蔌 赏狎 都头异姓 癶字旁的字 恸泣 融蚀 辵字旁的字 犬字旁的字 万灵 包含汪的成语 麻字旁的字 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