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唐多令·秋暮有感》

时间: 2025-04-27 12:42:34

诗句

休去采芙蓉。

秋江烟水空。

带斜阳、一片征鸿。

欲顿闲愁无顿处,都著在两眉峰。

心事寄题红。

画桥流水东。

断肠人、无奈秋浓。

回首层楼归去懒,早新月、挂梧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42:34

原文展示:

唐多令·秋暮有感
作者: 陈允平 〔宋代〕

休去采芙蓉。秋江烟水空。
带斜阳一片征鸿。
欲顿闲愁无顿处,都著在两眉峰。
心事寄题红。画桥流水东。
断肠人无奈秋浓。
回首层楼归去懒,早新月挂梧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在秋天黄昏时分的感慨与愁思。不要去采摘芙蓉花了,河畔的烟雾和水面显得空荡荡的。在斜阳的映照下,孤独的鸿雁正向远方飞去。想要放下心中的忧愁,却无处可放,它们都凝聚在我的眉头。将心事寄托在红色的题词上,画桥边的流水向东流去。伤心的人在秋天的浓重氛围中无可奈何。回首望向高楼,懒得再回去,早已看到新月高挂在梧桐树上。

注释:

  • 芙蓉:指荷花,常象征美丽的事物。
  • 秋江烟水空:描绘了秋天江面上烟雾蒙蒙的空旷景象。
  • 征鸿:指北飞的大雁,象征离别与孤独。
  • 闲愁:无处可去的忧愁,心中所积郁结的情感。
  • 两眉峰:形容眉头的皱眉与愁苦。
  • 画桥:指用画笔描绘的桥,代表美好的景致。
  • 断肠人:形容心中悲痛的人。
  • 秋浓:秋天的气息愈发浓厚,暗示着愁苦的加深。
  • 层楼:指高楼,常用来象征思念与离别的场所。
  • 梧桐:古时常用梧桐树象征离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允平,南宋时期的词人,字子平,号允平。他的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感相结合,风格清丽而婉约。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秋季,作者在江边感受秋天的萧瑟与孤独,心理状态的抒发映射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

诗歌鉴赏:

《唐多令·秋暮有感》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开头"休去采芙蓉"便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芙蓉的盛开象征着青春的短暂与易逝。接着,诗人以"秋江烟水空"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意境空灵,给人一种孤寂之感。征鸿的飞去,既暗示了远行,也引发了对离别的思考。

全词中,"欲顿闲愁无顿处,都著在两眉峰"一句,揭示了内心的愁苦无法释怀,眉头的皱起正是心情的写照。后面的"心事寄题红"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寄托,尽管内心沉重,但仍希望通过艺术来抒发情感。结尾处的"早新月挂梧桐"更是点明了时间的流逝与无奈,新的月亮象征着新的开始,与此同时却又让人感受到一种无法回避的孤独。

整首词情感真挚而细腻,语言优美,意象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值得反复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休去采芙蓉:劝自己不去追寻那些美好的事物,暗含一种无奈和释然。
  2. 秋江烟水空:描绘了秋天江面空旷的景象,带出孤寂的氛围。
  3. 带斜阳一片征鸿:斜阳下的鸿雁飞翔,象征着离别与思念。
  4. 欲顿闲愁无顿处,都著在两眉峰:想要将心中的愁苦放下,却无处可去,只能凝聚在眉头。
  5. 心事寄题红:将心思寄托在红色的题词上,表达对情感的寄托。
  6. 画桥流水东:美丽的景致如画,但流动的水又带走了时间。
  7. 断肠人无奈秋浓:感叹在浓厚的秋意中,自己如同断肠的人般无奈。
  8. 回首层楼归去懒,早新月挂梧桐:对往日的眷恋与无奈,看到新月时更感时光流逝。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断肠人”比喻心痛的情感。
  • 拟人:如“画桥流水”,让自然景物更具生动性。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与内心的愁苦,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怀念,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深邃的作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芙蓉:象征青春与美好。
  2. 征鸿:象征离别与思念。
  3. 烟水:象征空灵与孤寂。
  4. 新月:象征新的开始与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句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A. 休去采芙蓉
    B. 回首层楼归去懒
    C. 心事寄题红
    D. 断肠人无奈秋浓

  2. “征鸿”在文中象征什么? A. 美好
    B. 离别
    C. 归来
    D. 快乐

  3. 这首词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幸福
    B. 忧伤
    C. 期待
    D. 愤怒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描写了秋天的情感,但李清照更强调个人内心的细腻感受。
  • 苏轼《水调歌头》:则是在更宏大的背景下表达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情感更为雄浑。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少年游 少年游·前题 少年游 前题 切糕车 少年游 乙丑仲春题雁来红扇,一名老少年 少年游 拟屯田参差烟树灞陵桥原韵 少年游 少年游 少年游 少年游(早行) 少年游 本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亲贵 闻捷 期结尾的成语 山字旁的字 耳染目濡 数往知来 韵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案的词语有哪些 斧凿痕 舌字旁的字 单耳刀的字 谦逊 专欲难成 阜字旁的字 予取予求 丽汉 皿字底的字 隋珠和璧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