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0:15: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0:15:43
老来渐解趁时宜。
着意买胭脂。
到眼新红,回头惨绿,一样少年时。
为是非花能耐久,霜径夕阳迟。
去燕光阴,壮秋颜色,画里倩春知。
年纪渐长,逐渐懂得把握时机。
特别想去买那鲜艳的胭脂。
眼前是新红色的花,回头却见那惨淡的绿,
都像是我少年时的模样。
因为花能耐久,才会经历风霜的道路,
而夕阳的余晖总是慢慢消逝。
光阴如燕而逝去,秋天的颜色愈发鲜明,
画中的美好春天,依然让我心生向往。
“燕光阴”中的“燕”字,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时间的流逝,燕子在古诗词中常常用作春天的象征。
姚华,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生活中的细腻情感。
此诗写于乙丑年仲春,正值春暖花开的时节,诗人借助对花的描绘,表达了对青春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首《少年游》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内心感受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青春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开篇的“老来渐解趁时宜”点明了主题,随着年岁的增长,诗人不仅对过往的经历有了更深的理解,也逐渐领悟到把握当下的重要性。接着,诗人通过“着意买胭脂”一句,表达了对青春美好时光的渴望和追求,尽管岁月带走了容颜,但内心的向往依然如故。
在描写“新红”和“惨绿”的对比时,诗人运用色彩的反差,体现出生命的无常和美丽的短暂。而“为是非花能耐久,霜径夕阳迟”则让人思考人生的意义,即使经历风霜,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美丽和坚持,反映了一个成熟的人生观。
结尾的“去燕光阴,壮秋颜色,画里倩春知”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燕子象征着流逝的时间,壮秋则是一种成熟的美,画中春天的美好更是对青春的追忆。整首诗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的感悟,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以及对生活美好的向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中“老来渐解趁时宜”意为:
A. 年华不再
B. 逐渐明白把握时机
C. 渴望青春
“新红”和“惨绿”主要表现了什么?
A. 季节变化
B. 生命的对比
C. 自然美丽
“燕光阴”象征着:
A. 春天的来临
B. 时间的流逝
C. 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