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57: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57:49
绵绵无尽他乡感,容易又深秋。
秋山瘦尽,秋芜剪尽,不合上高楼。
鱼缄雁蜡云千叠,望远总悠悠。
霜柏飞鸦,水杨斜照,江上送行舟。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异乡的无尽思念,尤其是在深秋时节。秋天的山峦已被瘦削,秋草已被割尽,似乎不适合在高楼上独自眺望。远处的鱼和雁在空中飞翔,千层的云彩悠然漂浮,令人感到无限的惆怅。霜冷的柏树上飞起乌鸦,河水旁的杨树在斜阳下照耀,送别的船只在江上缓缓行驶。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高楼”与“送行舟”的意象常见于古诗文中,表现了对远方旅途的思念和对亲友的送别。
姚燮(1689年-1765年),字季方,号惕庵,清代诗人,工于诗词、散文,名声在当时文坛颇有影响。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感悟,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这首《少年游》写于清代,正值作者对人生和外界的探索时期。深秋的时节常常引发人们的思乡之情,诗人在外地游历,感受到浓厚的思乡情绪,借以表达心中的孤独与惆怅。
《少年游》是一首充满思乡之情的诗作,姚燮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深秋的自然景象与内心的感受。诗中“绵绵无尽他乡感,容易又深秋”开篇便直接点明了思乡的情感,结合“深秋”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接着,诗人用“秋山瘦尽,秋芜剪尽”来形容自然环境的萧条,借此反映内心的孤独和失落。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人描绘了“鱼缄雁蜡云千叠”的景象,既有对自然的描绘,也隐含了心中的惆怅与悠远的思绪。最后,诗句“霜柏飞鸦,水杨斜照,江上送行舟”转向送别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哀伤的氛围,令人感受到生命的流逝与无常。
整体来看,姚燮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交织在一起,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浓厚的乡愁情怀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悟。通过描绘深秋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孤独,传达出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与对往昔的追忆。
诗中“绵绵无尽他乡感”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思念
C. 愤怒
“秋山瘦尽”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繁花似锦
B. 萧条凋零
C. 和煦阳光
诗中提到的“水杨斜照”意味着什么?
A. 自然的美丽
B. 夕阳的温暖
C. 生命的流逝
这两首诗与姚燮的《少年游》在主题上均涉及了对人生的思考,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前者更为豪放,后者则更显细腻与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