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06: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06:38
汉碣嵯峨几百秋,曲坟遗庙越山头。
潮声侵帐凤屏冷,云气绕台鸾镜愁。
孝节稜稜双桧立,哀魂渺渺一江流。
椒觞载奠灵风起,知我怀亲送远舟。
汉朝的石碑耸立,经历了几百个秋天,
曲折的坟茔和遗留下来的庙宇位于山头。
潮水的声音渗入帐篷,凤屏冷冷清清,
云气缭绕着台子,犹如镜子般令人忧愁。
孝道的精神挺立如双桧树,
哀伤的灵魂在江水中飘渺流淌。
用椒酒来祭奠,灵风徐徐而起,
我知道我怀念亲人,送别他们远航的船只。
曹娥庙是为了纪念曹娥而建的庙宇,曹娥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孝女,因父亲溺水而投江殉父,表现了极高的孝义。此诗通过对庙宇、潮声、景物的描写,表达对曹娥和孝道的追忆与敬仰。
陈允平,字子平,号元卿,南宋时期的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风格细腻含蓄。
本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借助曹娥庙的情景,抒发对孝道的推崇以及对亲人的思念。诗中融合了历史与自然,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曹娥庙》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古代孝道文化的深厚底蕴。诗的开头以“汉碣嵯峨几百秋”引入,勾勒出历史悠久的庙宇背景,给人以厚重感。接着通过“潮声侵帐凤屏冷”描绘了孤独与寒冷的氛围,似乎在诉说曹娥的悲剧。在对孝道的强调上,诗人用“孝节稜稜双桧立”来象征孝道的坚定与不屈,进一步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诗的最后两句,通过“椒觞载奠灵风起”表达了对亡灵的祭奠与哀悼,体现了人们对亲情的深切怀念,同时也隐喻了人生的无常与送别的悲伤。这种情感在“知我怀亲送远舟”中达到高潮,情感的流动与自然景象的结合,使整首诗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个人情感的细腻。
整首诗通过对曹娥庙的描绘,表达了对孝道精神的赞美与对亲人深切的怀念,反映了古代人对亲情与道德的重视。
诗中提到的“汉碣”象征什么?
“孝节稜稜双桧立”中的“双桧”象征什么?
“潮声侵帐”中,潮声代表什么情感?
答案:
这些参考资料能够帮助深入理解诗词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