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4:25: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4:25:46
《初发桂林,有出岭之喜,但病余便觉登顿,至》 ——范成大
桂林独宜人,无瘴古所传。
北客守炎官,恃此以泰然。
堂高惬宴坐,讼简容佳眠。
不计身落南,璇柄三回天。
今朝逐出岭,欢呼系行缠。
罝兔脱丰草,池鱼跃清渊。
那知多病身,久静翻怀安。
长风荡篮舆,帘箔飘以翾。
灵泉路吃蹶,仆夫告頳肩。
我亦头岑岑,中若磨蚁旋。
走投破驿宿,强饭不下咽。
兹事未渠央,万里蜀道难。
十年故倦游,况乃成华巅。
蚕老当作茧,不茧夫何言。
桂林实在是个好地方,没有传说中的瘴气。北方的客人守着炎热的官职,依赖这里的环境而感到安然。高堂上宴坐舒适,诉讼简易可以安然入睡。不在意身在南方,仿佛在璇玑星下三度环绕。今天我刚出岭,欢呼声四起,行程受到牵绊。捕兔的网子在丰草中张开,池塘里的鱼在清澈的深渊中跃动。谁知我这多病的身体,久静之中反而感到安逸。长风吹动着我的车帆,帘子在空中飘动。我这路途行走不稳,仆人告知我肩膀疼痛。我也感到头昏沉沉,心情如同磨蚁在旋转。奔波无奈只能在驿站宿夜,强迫自己吃饭却难以下咽。此事未能顺利,蜀道万里艰难。十年游历已感疲倦,何况如今已经到了华山之巅。蚕老了要做茧,不做茧的人又能说什么呢。
范成大(1126-1193),字仲淹,号石湖居士,晚号蓼洲,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书画家。他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作品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此诗作于范成大游历桂林时,反映了他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以及因病而感到的身体不适。通过描绘桂林的美丽与个人的病痛,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与无奈。
《初发桂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感受的诗作,诗人通过对桂林美丽风光的描绘,表现了他对环境的热爱。诗中“桂林独宜人,无瘴古所传”开篇即点明了桂林的优美与健康的环境,传递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又将个人的病痛与旅途的艰辛交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出人对自然的依赖与对自己身体的无奈。诗中运用大量生动的意象,如“罝兔脱丰草”、“池鱼跃清渊”等,展现了桂林的生机与活力,反衬出诗人因病而感到的无力感。整首诗在愉悦与忧伤之间游走,体现了诗人复杂而深邃的情感。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向往与感激,同时也流露出对身体的无奈与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人对自然的依赖与内心的挣扎,情感基调复杂而深邃。
诗中提到的“桂林”是指哪个地方?
诗中“罝兔脱丰草”描绘的是哪种情景?
诗人感到身体不适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