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5:51: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5:51:11
重午
范成大
熨斗薰笼分夏衣,
翁身独比去年衰。
已孤菖渌十分劝,
却要艾黄千壮医。
蜜粽冰团为谁好?
丹符彩索聊自欺。
小儿造物亦难料,
药里有时生纲丝。
重午节到了,熨斗和熏笼的香气弥漫开来,准备夏天的衣服。可我却比去年更加衰老孤独。虽然已经孤身一人,依然劝自己要吃菖蒲,但还是得用艾草来驱邪保健。蜜制的粽子和冰凉的团子究竟是为了谁而准备呢?只是在用丹符和彩绳自欺欺人。小儿的命运难以预料,药中有时也会生出意外的东西。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石湖,江苏常熟人,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画家。他一生经历了南宋初年的动荡,其中的生活体验和对故乡的思念深深影响了其创作。范成大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而闻名,尤其在山水诗和咏物诗方面有很高成就。
《重午》这首诗写于端午节前后,正值夏季来临之际。诗人在感慨节日气氛的同时,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概。通过对节日习俗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
《重午》是一首充满感慨的诗,作者通过端午节的习俗,表达了对生命和时间的思考。诗中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熨斗”、“薰笼”、“蜜粽”等,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气氛,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内心的孤独与衰老。开头两句,作者以“熨斗薰笼”引入节日的准备,但随即转入自我的反思,表达出身世的衰败和孤独的感受。
中间的两句提到菖蒲与艾草,传达出对健康的渴望与对传统习俗的依依不舍。尽管身在节日的欢庆中,作者却感到内心的空虚。后面的句子通过蜜粽和丹符的描绘,揭示出节日的欢愉似乎是对现实的一种自我欺骗。最后一句“小儿造物亦难料”,则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蕴含着对未来的不确定与对命运的无奈。
整首诗在节日的欢乐与个人的愁苦之间形成了鲜明对比,使读者在享受节日气氛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种深沉的哲思。通过对传统文化习俗的反思,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的哲学思考,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通过端午节的习俗,反映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尽管节日带来欢乐,但内心的孤独与不安却让人感到深深的忧虑。诗人在传统文化中寻求解脱,却发现自我欺骗的无奈,表现了对生命的哲理思考。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传统文化
B. 生命无常
C. 节日欢庆
答案:B
"熨斗薰笼分夏衣"中的“熨斗”象征什么?
A. 快乐
B. 忙碌与琐碎
C. 健康
答案:B
诗中提到的艾草主要用于什么?
A. 祈祷
B. 驱邪保健
C. 美食
答案:B
范成大的《重午》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均表现出对时间和生命的思考,但前者更关注节日的传统和个人的孤独,后者则侧重于对亲情的思念。两首诗都通过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展现了古代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