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重午》

时间: 2025-05-08 05:51:11

诗句

熨斗薰笼分夏衣,翁身独比去年衰。

已孤菖渌十分劝,却要艾黄千壮医。

蜜粽冰团为谁好?

丹符彩索聊自欺。

小儿造物亦难料,药里有时生纲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5:51:11

原文展示

重午
范成大

熨斗薰笼分夏衣,
翁身独比去年衰。
已孤菖渌十分劝,
却要艾黄千壮医。
蜜粽冰团为谁好?
丹符彩索聊自欺。
小儿造物亦难料,
药里有时生纲丝。

白话文翻译

重午节到了,熨斗和熏笼的香气弥漫开来,准备夏天的衣服。可我却比去年更加衰老孤独。虽然已经孤身一人,依然劝自己要吃菖蒲,但还是得用艾草来驱邪保健。蜜制的粽子和冰凉的团子究竟是为了谁而准备呢?只是在用丹符和彩绳自欺欺人。小儿的命运难以预料,药中有时也会生出意外的东西。

注释

  • 熨斗:指用来熨烫衣物的工具,代表着夏衣的准备。
  • 薰笼:用来熏香的笼子,寓意着节日的气氛。
  • 菖渌:菖蒲,古人用来驱邪的植物。
  • 艾黄:艾草,常用于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 蜜粽:用蜜糖制作的粽子,端午节的特产。
  • 丹符:一种用红纸写的符咒,具有祈安的寓意。
  • 彩索:用彩色绳子制作的装饰,象征节日的欢乐气氛。
  • 小儿造物:指小孩子的命运,暗示人生的无常和不可预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石湖,江苏常熟人,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画家。他一生经历了南宋初年的动荡,其中的生活体验和对故乡的思念深深影响了其创作。范成大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而闻名,尤其在山水诗和咏物诗方面有很高成就。

创作背景

《重午》这首诗写于端午节前后,正值夏季来临之际。诗人在感慨节日气氛的同时,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概。通过对节日习俗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

诗歌鉴赏

《重午》是一首充满感慨的诗,作者通过端午节的习俗,表达了对生命和时间的思考。诗中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熨斗”、“薰笼”、“蜜粽”等,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气氛,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内心的孤独与衰老。开头两句,作者以“熨斗薰笼”引入节日的准备,但随即转入自我的反思,表达出身世的衰败和孤独的感受。

中间的两句提到菖蒲与艾草,传达出对健康的渴望与对传统习俗的依依不舍。尽管身在节日的欢庆中,作者却感到内心的空虚。后面的句子通过蜜粽和丹符的描绘,揭示出节日的欢愉似乎是对现实的一种自我欺骗。最后一句“小儿造物亦难料”,则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蕴含着对未来的不确定与对命运的无奈。

整首诗在节日的欢乐与个人的愁苦之间形成了鲜明对比,使读者在享受节日气氛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种深沉的哲思。通过对传统文化习俗的反思,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的哲学思考,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熨斗薰笼分夏衣:描绘了端午节的准备工作,熨斗和薰笼的使用预示着夏季衣物的整理。
  2. 翁身独比去年衰:作者感叹自己比去年更加衰老,暗示时间的流逝带来的无奈。
  3. 已孤菖渌十分劝:尽管孤独,仍劝自己依照传统饮用菖蒲水,以求安康。
  4. 却要艾黄千壮医:艾草象征着驱邪保健,表现出对健康的渴望。
  5. 蜜粽冰团为谁好?:反问句,表达出节日美食的准备却让人感到无趣,似乎只是形式。
  6. 丹符彩索聊自欺:用符咒和彩绳自我安慰,反映出对现实的无奈。
  7. 小儿造物亦难料:人生的无常,尤其是孩子的命运,暗示着未来的不可预测。
  8. 药里有时生纲丝:药中有时会出现意外的成分,象征着生活中的不可预知。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菖蒲和艾草比作健康的象征,表达对传统的尊重。
  • 对仗:结构工整,形成节奏感。
  • 反问:通过疑问句引发思考,增强诗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端午节的习俗,反映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尽管节日带来欢乐,但内心的孤独与不安却让人感到深深的忧虑。诗人在传统文化中寻求解脱,却发现自我欺骗的无奈,表现了对生命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熨斗:象征着生活的琐碎与细致。
  2. 菖蒲:古代驱邪的象征,寓意健康和平安。
  3. 艾草:传统节日的标志,代表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4. 蜜粽:代表节日的美食,象征着欢乐与欢聚。
  5. 丹符:表达祈求平安和幸福的愿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传统文化
    B. 生命无常
    C. 节日欢庆
    答案:B

  2. "熨斗薰笼分夏衣"中的“熨斗”象征什么? A. 快乐
    B. 忙碌与琐碎
    C. 健康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艾草主要用于什么? A. 祈祷
    B. 驱邪保健
    C. 美食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诗词对比

范成大的《重午》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均表现出对时间和生命的思考,但前者更关注节日的传统和个人的孤独,后者则侧重于对亲情的思念。两首诗都通过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展现了古代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语言与意象》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北苑侍宴杂咏诗。竹 奉和右省仆射西亭高卧作 和陈表用员外求酒 自题山亭三首 春雪应制 依韵和令公大王蔷薇诗 和钱秘监旅居秋怀二首 和旻道人见寄 和李太保寄刁秘书 和筠州谈鍊师见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革字旁的字 少字头汉字大全及解释_汉字偏旁学习 酒窟 力字旁的字 黄字旁的字 令人神往 良蜩 爻字旁的字 如汤灌雪 旁征博引 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枪的成语 立部首的字有哪些?带立部首的汉字大全 扰结尾的成语 皿字底的字 琼繁体字书写指南_琼的繁体字怎么写 繁体字16画常用字汇总_繁体字16画汉字详解 青翳 淘沙得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